保险板块上涨5.34% 新华保险涨超9%
周四,保险板块相关个股表现出色,截至收盘时,板块平均上涨5.34%。个股方面,新华保险上涨9.31%,中国人寿上涨4.45%,中国平安上涨3.90%,中国太保上涨3.69%。
消息面上,针对近日媒体关注的延迟退休何时开始实行的问题,人社部部长尹蔚民10日在记者会上说,争取今年完成方案制定,明年报经中央同意后征求社会意见,2017年正式推出,方案推出至少五年后才会实施。
华泰证券对此发布研报称,在保障需求强烈而社会基本养老保障不足矛盾下,购买商业养老保险成为必然选择。保险股将全面受益,推荐新华、平安、太保、国寿。
基本面上,华泰证券认为,2015年,保险行业基本面强劲。从承保端来看,降息后保险产品吸引力增强,销售压力释放,且个税递延年内试点, 至2020年CAGR15%以上;而从投资端来看,资产结构调整延续,6%以上的投资收益率将成为新常态。
华泰证券金融行业分析师团队在保险行业研究报告中表示,保险是典型的负债经营行业,杠杆高达10倍,随着投资渠道全面放开,险资收益率不断提升,在高杠杆的撬动下,保险股充分受益。
华泰证券表示,保险行业正经历第三次戴维斯双击,且比前两次更给力。2007年和2009年因股票市场走牛带动投资收益率上升而保险股大涨,而这一次投资收益率的上升,是投资渠道放开后的资产重新配置所致,再契合了股票市场走牛,因此,投资收益率上升将更具持续性。
银行板块大涨5.10% 兴业银行上涨9.61%
周四,银行板块相关个股表现抢眼,截至收盘时,板块平均上涨5.10%。个股方面,兴业银行大涨9.61%,宁波银行上涨8.75%,南京银行、浦发银行涨超6%。
消息面1:地方债危机或化解
有消息称财政部已经批复了3万亿的存量债务置换,其中1万亿的额度已经批复到各省财政厅,西南某省获得300亿的额度。分析认为,这是影响重大的政策动向,地方债问题的实质性化解行动已经展开。未来,地方债利率中枢有望显著下移,银行潜在不良资产的风险也会下降。
不过,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对媒体澄清,有关置换3万亿地方债的传闻是空穴来风,国务院明确批准置换的规模是1万亿。
消息面2:兴业银行澄清:未直接收购或控股华福证券
兴业银行昨日晚间发布公告称,针对近日媒体报道公司并购华福证券的事项进行澄清。兴业银行表示,目前公司没有直接收购或控股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控股子公司兴业国际信托有限公司持有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4.35%的股权。
此前市场曾盛传兴业银行收购华福证券,预期券商牌照将放开。
股价走势:2015年前两个月的银行股一直处于调整之中。进入3月份以后,融资买入额开始回升,银行股的洼地效应成为绝佳的资金去向,增量逻辑再度浮现。
一方面,银行股的利空在不断出尽。2月28日存款利率上限调整至1.3倍之后,大部分银行并没有跟进,没有将存款上浮幅度进行调整,表明负债成本将保持相对稳定,利率市场化的负面影响已接近尾声。
而经济下行和资产质量恶化已被市场充分预期。业内人士分析称,目前银行股1倍的市净率(P/B)对应15%的不良率悲观预期,若二季度经济触底回升,不良贷款生成趋势将明显好转。
另一方面,银行股的利好在不断聚集。财政部发言人近日表示,近期财政部已下达地方存量债务1万亿元置换债券额度。市场人士认为,存量债务若置换将使得银行的表内贷款被政府发行的债券所替代,债务主体由融资平台公司变为政府,则极大提高了偿债主体的信用。
投资机会:华泰证券认为,2015年的银行股“旧瓶装新酒,不一样的味道”,行业焦点从资产规模增速到差异化竞争,资产质量预期改善。目前银行估值为1XPB(2015年),安全边际确认,未来还有较大空间。华泰表示,银监会政策支持信贷资产证券化、后续定向刺激政策大概率跟进。快牛转慢牛,中长期看好银行股空间,荐股注重低估值和差异化,关注北京、光大、华夏、宁波、兴业和平安。
券商板块上涨2.55% 国海证券涨近6%
周四,券商板块相关个股迎来上涨行情,截至收盘时,板块平均上涨2.55%。个股方面,国海证券上涨5.96%,西南证券涨4.16%。
消息面——兴业银行澄清:未直接收购或控股华福证券
兴业银行昨日晚间发布公告称,针对近日媒体报道公司并购华福证券的事项进行澄清。兴业银行表示,目前公司没有直接收购或控股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控股子公司兴业国际信托有限公司持有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4.35%的股权。
此前市场曾盛传兴业银行收购华福证券,预期券商牌照将放开。而券商牌照放开,将对现有券商产生巨大冲击。
不过,华泰证券对此发布研报称,虽然牌照放开是大趋势,但是牌照放开应修法先行,短期还不现实。华泰证券表示,现行法律下我国金融体系属分业模式。牌照放开还需《证券法》《商业银行法》修改先行,考虑到修法涉及面大,影响深,短期不现实。并且,按监管层的语境,“无时间表”基本可理解为辟谣。
华泰证券进一步表示,目前,x开证券、x银国际、x安证券均是银行系券商,但从经营情况看,它们并未给行业格局带来多少冲击。券商经营是资本、渠道、机制、人才等多因素共振,目前大型综合券商优势较明显。
基本面——21家上市券商2月实现净利润48.40亿元
21家上市券商公布了2月月度数据,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10.38亿元,净利润48.40亿元。由于春节假期因素,除去新上市的东兴证券、申万宏源,19家上市券商2月份实现营收100.02亿元,环比下降35.64%;净利润44.19亿元,环比下降40.54%。
但与去年同期相比,广发证券、中信证券、太平洋证券等12家券商在营收与净利润方面双双出现增长。
华泰证券表示,3月券商靓报可期。随着交易量、两融规模攀升和IPO加速,预计环比将有50%的增速,同比翻倍增长。
对于券商股的投资机会,华泰证券认为,市场对于上述两则消息担心过度,建议逢低买入,继续看好在资本、客户、人才、机制上有优势的“新龙大招”和中信、海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