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山东不良贷款率增速全国第一 首家省级“坏账银行”落地

发布时间:2015-03-14      来源: 中国经营报    点击:

   法制山东网讯  历时一年多的筹备,3月10日,山东省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正式挂牌,成为该省首家省级地方版“坏账银行”。而其成立背后,则是山东省不良贷款率的持续走高。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2月,山东省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1.86%,较年初上升0.5个百分点,高于全国水平。而在2014年前三季度,不良贷款增长速度已超过浙江,居全国第一。

  山东省政协委员、山东财经大学当代金融研究所所长陈华向《中国经营报》记者分析称,对于山东而言,其是经济大省,也是金融大省,当前整体经济下行,山东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率持续攀高,山东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可解读为“应运而生”。

  首家省级“坏账银行”落地

  记者获悉,山东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成立后,将是山东省唯一一家可从事本区域内金融机构不良资产批量收购和处置的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同时,公司还将在金融机构债权受让、股权投资管理、资产证券化和其他相关业务领域进行布局,充分发挥股东的不同优势,汇集整合各行业资源,构建山东省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处置平台。山东省金融办主任李永健对此表示,其目的是化解和防范山东区域金融风险,维护山东地方金融体系稳定。

  2014年12月,山东省政府批准由山东省鲁信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鲁信集团)作为主发起人设立山东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同时吸引了中国信达及包括济南、威海、临沂地方投资公司入股。此前有资料显示,未来经过增资扩股后,公司注册资本有望超过20亿元。3月10日,山东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金同水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介绍,山东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还将在投融资、债转股、投行业务方面进行尝试,后续将通过多种途径争取将资产规模最终扩大至80亿元-100亿元左右,并吸收社会资本参与,进行股权多元化的尝试。

  “作为主发起方的鲁信集团涉足金融业多年。”李永健向记者描述。鲁信集团官方网站介绍,其前身为山东省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成立于1987年3月,是经中国人民银行[微博]和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非银行金融机构,2005年7月,更名为鲁信集团。鲁信集团目前以金融、投资和资本经营为主业,逐步形成了“以金融、资产管理和投资业务为依托,通过资本经营提升股权价值、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商业运作模式。

  李永健介绍,成立山东资产管理公司是山东金融改革的举措之一,筹备时间历时一年多。公开资料介绍,2012年以来,受全球金融危机、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加速升级影响,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为有效化解风险,2012年2月,银监会、财政部下发《金融企业不良资产批量转让管理办法》,首次提出各省可设立或授权一家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参与本省范围内不良资产的批量转让。媒体此前公开报道称,银监会在2014年11月批复了北京、天津、重庆、福建、辽宁等第二批五省市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后,获批的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已有10家,而山东有望加入第三批行列。

  而在2013年8月,山东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全省金融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争取用5年左右的时间,初步建成与全省实体经济和企业创新相适应、市场化水平较高的现代金融体系,被称之为“山东金改22条”。随后,同年12月,中国银监会下发《关于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开展金融企业不良资产批量收购处置业务资质认可条件等有关问题通知》(银监发 ﹝2013﹞45号),具体明确了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的设立资质问题,规定实收资本不低于10亿元。

  陈华解释称,资产管理公司被称为“坏账银行”,来源于银行业不良资产处置,并逐渐转向金融混业经营。他称,“坏账银行”从金融机构和非金融企业收购不良债权资产,对其进行管理并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处置,最终实现资产升值及最大化回收现金。

  不良资产增速全国第一

  《中国经营报》从山东省政府获得资料显示,2014年,山东省社会融资规模9292亿元,居全国第四位;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为6.9万亿元、5.4万亿元,均居全国第五位;股票、债券两项直接融资合计3812.2亿元,增长95.5%;保费收入1455亿元,增长13.6%,收入连续四年居全国第三位;上市公司新增8家,总量达到240家。

  山东省银行业2014年运行情况看,该银行金融机构不良贷款走势总体上与全国趋同,但反弹更为明显。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2月,山东省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995.95亿元,较年初增加347.89亿元;不良贷款率1.86%,较年初上升0.5个百分点,高于全国水平。公开数据表明,2014年前3季度,我国部分地区不良贷款和不良率双双攀升,山东与广东、浙江等地的不良贷款率纷纷破1%,其中山东不良贷款增长速度已超过浙江,居全国第一。

  如何处置大量新增不良贷款,并剔除贷款担保中的政府隐性贷款,成为山东省当时金融改革的当务之急。有媒体公开报道称,山东省省长郭树清拍板促山东“坏账银行”成立。2014年12月初,郭树清牵头领导制定了《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发〔2014〕43号文件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的实施意见》,使山东成为全国第一个为控制地方债务发布实施细则的省份。

  陈华分析认为,我国目前经济正处于增长调速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时期。在他看来,受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商业银行资产质量持续承压,地方性金融风险正在不断积聚,不良资产在2013年开始显现,最早且突出的省份是江苏、浙江,而被定义为“大象经济”的山东省则延迟了半年时间。

  “山东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既有机遇,也面临压力。”陈华说,该举措是“顺势而为”,其业务范畴既包括山东省内,也涉足至外省,而在业务内容上,可拓展基金等,以及高风险的PE等。他认为,压力则来自四大国有“坏账银行”及其它省级“坏账银行”的竞争,而与前者相比,山东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没有国家层面更多的政策支持。

  他建议称,其未来招揽人才要打破山东省范畴的局限,完善自立结构,处理好发展与管控风险的关系,同时股东要充分授权。



(责任编辑:admin)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