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央行降准1个百分点 力度超预期向市场注入资金超万亿

发布时间:2015-04-23      来源: 共产党员    点击:

央行降准1个百分点 力度超预期向市场注入资金超万亿

 共产党员

 

  央行最终还是降准了。在经过了两天市场传言满天飞之后,央行选择在昨晚公布降准的消息,并将于今日开始实施。尽管降准之举早在业界意料之中,但此次全面降准高达1个百分点的力度,则让业界始料未及。

  全面+定向

  央行公告显示,自2015年4月20日起下调各类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实际上,相比降准1个百分点的力度央行此前极少用到,而是更习惯使用0.5个百分点的降准力度。这是央行今年2月4日宣布全面降准以来,第二次出手。

  央行此次还沿用了定向降准的机制,对小微企业、三农等领域又进行了进一步、大规模的降准。央行公告显示,自4月20日起对农信社、村镇银行等农村金融机构额外降低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对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额外降低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对符合审慎经营要求且“三农”或小微企业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国有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可执行较同类机构法定水平低0.5个百分点的存款准备金率。

  ■原因解析

  经济下行促成降准?

  如此大规模的降准,民生银行首席经济研究员温彬预计,将向市场注入大约1.3万亿元规模的资金。而业内则将此次大规模降准的原因归咎为一季度宏观数据并不好看。

  “无论从GDP增长、投资、消费还是外需方面来看,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仍然不小,降准可能也是配合当下经济形势必要的货币政策。”温彬向北京晨报记者解释道,而一季度尤其是3月份外汇占款的大幅减少,也成为降准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和条件。

  数据显示,一季度外汇占款减少2521亿元,其中仅3月份就减少2307亿元。作为货币供给的一部分,外汇占款长期、大幅度地减少,也是业内学者一直呼吁降准的主要原因。

  此外,此次央行还继续进行定向降准,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央行意在继续鼓励银行调整信贷结构,鼓励并支持实体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热点解答

  1 为什么不是降息而是降准?

  降息和降准都是刺激经济的手段,此前市场亦有传闻称央行在4月20日实行的是降息。但央行最终仍然选择降准。对此,温斌解释道,降息是一种更加激烈的方式,这对经济刺激程度更加直接。降准则相对温和,是通过给银行更多头寸空间而间接降低市场资金成本的方式。

  “降准还可以定向,但降息不能定向。”温彬表示,此前两次降息的效应如今正在逐渐显现,如果现在降息则可能会导致资本市场炒作的热潮更加剧烈,现在选择降准更加合适。

  2 今年是否还会有降息、降准?

  尽管央行此次采用的是降准的方式,但业界对于进一步降息依然有较强的预期。不过,业界普遍认为,未来是否降息,还要看中国经济数据如何。而降准则更多考虑的是外汇占款的减少。

  不过,央行行长周小川上周六在出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31届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IMFC)系列会议期间对媒体表示,中国货币宽松有空间,但未必要用。

  3 降准对百姓生活影响?

  降准主要是将银行的资金增多,增强银行贷款的动力。这势必会对百姓的投资理财、消费等方面都产生影响。

  对于购房的人而言,降准可能将是个利好消息。伟嘉安捷企划主管吴昊表示,银行贷款的动力更足,则可能将更多的资金投放在房地产市场,比如个人按揭贷款以及房地产开发贷款等地方。

  同时,这也可能将对消费金融领域是个利好。国际金融理财师王松向北京晨报记者介绍,今年消费金融如火如荼,银行头寸增多,且未来仍有降息预期,借钱买东西则可能更加划算。消费类贷款在今年或将得到大力发展。

  4 降准对投资理财影响?

  降准对于股市而言是利好消息,优选金融执行总裁张虎成认为,尽管上周五证监会禁止场外股票配资、伞形信托等业务,但降准的发布,则可能让市场难有大的调整。

  “目前市场已经进入权重股大涨、指数大涨而题材股下跌的阶段,投资者仍然要警惕短期内指数高题材股以及创业板调整带来的市场恐慌心理,从而引起的市场调整行为。”张虎成表示。

  对于银行理财产品,国际金融理财师王松介绍,降准的影响并不算太大。王松表示,一则是因为四五月份并非传统理财收益上升的时点,所以收益上升并不会十分明显;二则是当下股市火热,传统的银行理财产品也会在投向上做出调整,提高收益率,以防止客户过度流失。(来源:北京晨报 作者:姜樊)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