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陈兴杰:减税才是核心竞争力

发布时间:2015-04-24      来源: 长江商报    点击:

 

卢森堡是一个只有50多万人口的弹丸小国,凭着一整套低税亲商政策,成为全球最著名的免税港和金融中心,经济发达之程度,比英法德意等国遥遥领先。最近阅读《冷酷的钢铁》,看到一则旧事。20世纪80年代德国政府一度对本国银行存款征收高达10%的增值年税。法令一颁布,就有巨额资金流入卢森堡银行。卢森堡银行家喜出望外,决定向德国总理科尔赠送10箱香槟酒以示感谢。类似事情在欧洲其实经常发生。2013年法国奥朗德政府宣布,将对超级大富豪征收最高达75%的税收,一时间欧洲国家纷纷向这些富豪抛出橄榄枝。

低税收是一国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这是显而易见的。奇怪的是,此类政策却往往引起政客咒骂,并且提出一整套理论进行攻击。税制竞争有害理论,就是这类说法的典型代表。

20世纪后期市场化浪潮遍及全球,发达国家内部、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政策发生很大分化。英美国家通过一波减税和私有化高潮,吸引投资远超传统福利国家。中国这类后发国家,则通过给予外商政策优惠、税收减免,吸引到大量外资。一些国家和地区,例如瑞士、卢森堡、新加坡和一些群岛,它们干脆实行彻底的税费减免,给外国投资提供便利。

这些做法引起很多国家政客不满,其中尤以欧盟内部争论最激烈。欧盟素来是一个强调协同步的组织,主流官员不只认为应该统一货币,还应统一税收,至少做到协同。那些将税率压得极低的国家,是在“恶意竞争”,争夺投资,制造贫富分化。最严厉的指控,是这些“税收监管不利”的国家,往往成为犯罪组织洗钱的基地。为此,经合组织经常列出“避税港”黑名单,对它们进行谴责。像瑞士、卢森堡、百慕大群岛、开曼群岛这样的金融之都,注册圣地都是名单上的常客。

以减免税为主要内容的竞争真的会损害别国经济,危及全球经济秩序?这当然是政客们的胡扯。有税收洼地或免税港,并不意味着一家公司的资金和业务全部转移。公司只需将总部、注册地或核心部门迁到这里,就能躲避大量缴税,将利润留在手中,好为公众提供更多服务。比如爱尔兰长期保持着12.5%的欧洲国家最低企业税率,这使得它吸引了英特尔、微软、苹果等公司入驻,为这些企业节约了每年几十亿美元税金。2013年谷歌公司业绩大好,股票大涨,公司首席财务官就坦率承认,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谷歌将所得税率从23%降到了15%。

可以想见,如果没有这些免税港,世界上很多伟大的公司将不复存在,这其中包括中国互联网公司。很多公司从高税国家逃离,仅仅是政府财政遭受了损失,民众福利却实实在在地增加。相同的道理,富人移民或利用双重国籍身份逃税,他们并没有放弃本土事业。免税港以获得丰厚资本和人才作为制度回报,其它国家的民众也获益匪浅。

税制竞争是件好事情,它能让人们直观看到繁荣的源泉。横征暴敛的国家,有钱人唯恐避之而不及,低税平和的地区,最穷民众也愿意扎根下来,创造财富。长期竞争的结果是坏政策难以维持,只能对人员和资本流动进行管制。这是政府最黔驴技穷的本事。聪明的政治家应该抵制“税收协调”之压力,让本国在税制竞争上保持优势,源源不断地输入外资。

那些自己做得糟糕又见不得人好的政府,他们宣扬“税制竞争有害”论自私猥琐,应该被主流学界唾弃。税制竞争的经验不只在国际社会中有效,就是一国之内,也同样适用。地方政府应当拥有自行减税、免税的权力,互相竞争,吸引投资。这种做法在中国的地方政府那里其实很普遍,在总体经济日渐低迷的今天,更应该大张旗鼓地鼓励。(本文发表于长江商报。)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