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银行卡清算市场划出“起跑线”

发布时间:2015-04-27      来源: 财新特约 金融混业观察    点击:

 

公号繁似牛毛针,何不就此择精准?关注请点击图上方蓝色小字↑↑↑——"金融混业观察",参加VIP计划请看文尾。

如果愿为优质内容付费,请在文末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或者长按二维码。

观察者言:国务院颁布办法开放银行卡清算市场,业内人士更多把它看作是为转接清算行业划出的一条“起跑线”,任何一位参赛选手都可以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不同级别的比赛需要不同级别的选手,参赛选手需要符合一定的参赛标准。

 

财新特约作者 董峥/文

 

去年李克强总理提出了关于“开放中国清算市场”的话题,今天终于落地,日前《国务院关于实施银行卡清算机构准入管理的决定》正式发布。一时间众多媒体的解读声中,貌似一纸《决定》就可以有了打破银联“垄断”地位的机会。这不禁想起在2010年之夏,当Visa和银联的那场“口水仗”打起之时,众多媒体也是一面倒,只是抨击的方向与今天似有不同罢了。笔者当时就指出:做了十多年信用卡业务,从没见过如此众多的媒体这么关注卡组织的。今天貌似就是当年的“翻版”,只是主角已经时空变换。

 

为什么国务院的一个《决定》,竟然再次引起各路媒体如此巨大的反响?让一波又一波靠谱、不靠谱的解读纷纷出笼。到底该如何去理解国务院的这个《决定?。

 

纵观全球性转接清算机构的发展历史,迄今为止也只有五家,从Visa、MasterCard,以及美国运通和日本JCB的成长历史中,我们看到的是完全充分的市场竞争后得到的结果,即便是美国银行一手缔造的Visa、要自创转接清算机构的花旗银行,最终都顺应了市场的发展趋势,前者放弃了初期要控制Visa的想法而成就了Visa,后者携自有品牌加入了MasterCard。

 

中国由于历史原因,采取政府主导的模式建立了“银联”品牌。一个国家或地区需不需要拥有自己的转接清算机构,取决于这个国家或地区的决心和经济实力,即便是经济发达的欧洲也没能出现一个全球性的转接清算品牌。

 

中国银联在成立之初,受到了国家政策的扶持和保护,甚至也得到了其它卡组织的帮助,在银联尚不具备“走向全球”的条件下、人民币不可自由兑换的前提下,与国际卡组织合作发行了全球独一无二的“双标卡”产品。2013年中国银联又成为国际芯片卡标准化组织(简称“EMVCo”)成员,EMVCo是负责制定与维护国际支付芯片卡标准规范的专业组织,管理和规范EMV标准的实施,其现有成员包括万事达、Visa、JCB和美国运通。应该说,中国银联在很多方面与其它清算机构存在着合作关系。随着中国银联开始走出国门,在全球开疆辟土,它俨然已经成为了能够与Visa、MasterCard、AmericanExpress和JCB相抗衡的第五个国际性银行卡组织,规模和实力也是与日俱增。

 

当前,网络媒体抨击银联“垄断”的力量,主要来自一些互联网领域,认为银联靠“垄断”限制了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发展,似乎转接清算和支付市场一旦开放,刷卡费率就会通过竞争而下降,殊不知国内很多价格还是政府定价,现存的低价竞争行为要么是违规,要么涉嫌监管套利,发改委主导的刷卡手续费下调就是个例证;另外,开放似乎还可以成就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崛起,打破银联“垄断”已经成为所有第三方支付企业的“梦想”。

 

然而,《决定》真的是第三方支付企业的“福音”吗?《决定》又是一道阻止其它支付机构进入的“门槛”吗?

 

仔细研读《决定》,对于10亿元注册资本、股份比例分配、5年从业要求,以及自有品牌等准入条件、准入程序,以及对业务管理要求,表达的还是非常明确。只要能够满足要求的机构或企业都可以申请银行卡清算业务许可证,而成为专业的银行卡清算机构。即便是中国银联,也同样要与其它欲申请许可证的企业或组织机构一起重新申请牌照。

 

从中国银联、Visa、MasterCard在《决定》出台后立刻进行的表态中,可以看到《决定》的出台对这些现有的银行卡清算机构不仅没有构成“障碍”,反而见到了三大银行卡转接清算机构已经跃跃欲试了。

 

中国银联在去年就表示支持并坚决执行国家放开银行卡清算市场准入的决定。MasterCard中国区总裁常青表示,MasterCard一定会申请牌照,从事中国境内的人民币清算业务。VISA也表示对《决定》充满期待,希望相关规定允许更多的参与者,共同参与中国国内的支付市场建设与发展,并期待进一步实施细则将落地。

 

所以《决定》中无论是注册资本标准、从业年限标准,还是自有品牌的持有等标准,更可以视为针对现有转接清算机构量身定制,同时也为其它有实力的机构和企业的参与提供了明确的标准,令所有的参与者都有章可循,一切都在阳光下运行,可以有效地避免和降低一些支付企业或机构的灰色甚至黑色交易,而将支付领域搞的乌烟瘴气。

 

《决定》要求外资卡组织在申请成为银行卡清算机构前,必须依法在华设立企业法人,而之前外卡组织都无法以法人实体存在,只得设立代表处。或许,这正是外卡组织即将介入人民币银行卡清算业务的信号。正是鉴于银行卡清算业务市场的特殊性,它只能是具有专业经验和实力的斗士们进行较量的舞台,绝不是群雄逐鹿的战场。

 

国务院这一《决定》的颁布,我们有理由把它看作是为转接清算行业的开放划出的一条“起跑线”,任何一位参赛选手都可以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只是不同级别的比赛需要不同级别的选手,参赛选手需要符合一定的参赛标准,很难想像让一个业余选手和一个专业选手同场较量,更不会因此降低参赛标准,只有同级别的选手参赛才能让比赛更精彩。

 

清算机构开放是否就意味着对转接清算业务的管理尺度有所放松呢?似乎外卡组织或第三方支付机构进入中国的清算市场参与竞争,第三方支付机构就可以在业务和费率方面自行其是。其实不然,国际卡组织对支付机构的约束更加严格,2010年Visa和银联的“口水仗”中就反映出Visa对国外会员银行的控制力。

 

实际上,中国支付服务市场是全球最开放的市场之一,第三方支付牌照发放了270个,但其中的前10多家就占了90%多的市场份额,在2012年全球前30位收单机构中,中国仅有银联商务入围,排在第21位。而中国的银行卡人民币清算市场却一直未达到与之相适应的开放程度,不可否认,这其中既有开放意识的问题,也有历史遗留问题。

 

随着银联高层的更迭换代,银联已显现出对内对外全方位转型开放的姿态,一改过去相对封闭不透明的低调风格。可以看出,中国银联在很短的时间里,已经开始了新的市场定位和发展战略的调整,打造成为“卡组织”的发展趋势业已逐渐成形。

 

市场中关于成立“第二银联”的声音,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希望银行卡清算市场增加活力的愿望,但是一个卡组织的成立,并非是第三方支付企业把规模做大就可以成就,甚至还有地方政府把成立“清算机构”作为地方沉淀资金的平台的想法就更加可笑了。摆在中国转接清算市场面前的主要问题,不是要不要建立更多的“卡组织”,而是能否建立起一个有序的银行卡支付市场环境,完善和健全的市场竞争机制。

 

2015年恰逢中国信用卡产业诞生三十年,此次《决定》的出台,既是中国转接清算市场的需要,更是体现本届政府简政放权、创造公平市场竞争环境的态度。尽管多年由于超常规的发展,中国银行卡清算市场的确存在着很多问题,这就更需要通过开放市场,让中国的“卡组织”参与到真正的市场竞争中,才能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实力,才能融入全球支付这个大市场,让中国的银行卡产业拥有一块健康发展的沃土。■

 

作者为“我爱卡”市场运营部总监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