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半年报:国企改革、发展与反腐 一个都不能少

发布时间:2015-07-24      来源: 人民网    点击:

 “天下之治,有因有革,期于趋时适治而已。”可以说,趋时适治的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6月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上强调,第一批国企改革试点能否迈开步子,趟出路子,直接关系改革成效。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省考察期间,再次在不同场合三次谈及国有企业改革,反复强调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中坚力量,要对国有企业有制度自信。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国企改革明确表态,“准确界定不同国有企业功能,分类推进改革。”

  国企改革总体方案“渐行渐近”

  我国的国企改革顶层设计方案酝酿已久,从十八届三中全会至今,国资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共召开过20次全体会议和6次专题会议,审议了多份与国企改革相关的文件。

  2015年1月1日,人社部牵头负责的国企负责人薪酬改革细则正式开始实施。业内人士指出,一系列有关深化国企改革总体指导意见和相关配套文件等重磅文件将陆续出台,具体涉及央企分类、国资投资运营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员工持股等一些改革中的关键性问题。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将加快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运营公司试点,打造市场化运作平台,提高国有资本运营效率。有序实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励和规范投资项目引入非国有资本参股。加快电力、油气等体制改革。多渠道解决企业办社会负担和历史遗留问题,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和健全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要加强国有资产监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切实提高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益。

  日前,国务院批转发改委《关于201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将国企改革从去年的第四项工作升格为今年的第二项任务。此外,在今年的国企改革意见中,此前一直以“1+N”来表述的概念,修改成了“1+15”。这意味着围绕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指导意见的相关配套文件、办法和措施或已基本到位,国企改革有望迈入全面推进阶段。

  重组与混改同步推进 资本投资运营试点落地

  5月,国务院批转《关于201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推进国企国资改革,制定中央企业结构调整与重组方案,加快推进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和投资公司试点,形成国有资本流动重组、布局调整的有效平台。

  6月,国资委向央企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央企业增收节支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也要求加大内部资源整合力度,加快清理低效无效资产,盘活存量提升资产效能。其中包括深化内部资源重组,用好近期出台的兼并重组税收支持政策,推动相关子企业整合发展,提高业务协同和资源使用效率。

  同时,去年7月,国资委启动了首批央企改革试点工作,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中粮集团有限公司被列入首批开展改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企业。这一实践上的突破,让“加快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运营公司试点”落地成为了可能。

  财政部财科所国有经济研究室副主任陈少强表示,国家选择这些央企作为试点企业有其代表性,如果这些企业的改革方案正式公布,将对我国下一步国企改革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在未来的试点企业中,应着手考虑垄断型国有企业的试点问题,让混合所有制改革能够真正触及核心问题。

  在中央层面抓紧制定运营和改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方案的同时,地方国资部门早已开始探索国资投资运营平台建设。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各地国资纷纷开始动作,目前,已有广东、重庆、黑龙江、江西、湖北、辽宁、吉林、贵州、湖南、江苏、河北、河南、山西、山东等多省市均明确今年将推进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

  随着由财政部起草的关于成立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相关方案即将出台,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已经明确提出政府以“管资本”为主的战略取向,有望切实落地生根,国企改革的步伐也将进一步加快。

  国企反腐助力改革

  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制约,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国企效益,推动改革的持久深入。

  在2013年和2014年进行的五轮巡视中,70多名国企高管在2014年应声落马。中央纪委巡视过程中发现一些企业高管存在营私舞弊、收受贿赂、权力寻租等问题, 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

  今年以来,中央巡视组进驻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国家核电技术公司等26家央企开展专项巡视。截至5月中旬,今年中央巡视组首轮巡视工作全部结束。统计显示,本轮巡视落马的央企高管至少20名。专家表示,大批央企高管在巡视期间落马说明央企确为腐败问题的易发地,同时也直接反映了国企反腐败的效率在进一步提高。

  可以说,国企改革的重要目标就是要建立规范、完备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公开透明、高效有力的内部和外部监督制约机制,必须用制度来规范“一把手”的权利,从源头上遏制腐败。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吉林考察期间,更是着重强调要坚持党的建设与国有企业改革同步谋划、党的组织及工作机构同步设置,实现体制对接、机制对接、制度对接、工作对接,确保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得到体现和加强。

  在新一轮国企改革不断深化、顶层总体设计呼之欲出的关键时刻,必须通过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增强国企的改革动力、保障好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

  在大改革之年,迎接国企国资的,将是新的重大机遇和考验,只要步伐迈的扎实,国企改革的前程定将是一片光明。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