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WTO《信息技术协定》对全球预示了什么?

发布时间:2015-07-30      来源: 政治家网    点击:

中国金融智库研究员、独立经济学家巩胜利为政治家网撰稿

 

界贸易组织(WTO)框架下的《信息技术协定》(ITA)扩围谈判终于在上周四达成一致,包括中国在内的谈判各方同意在3年内对201项信息技术产品实施零关税。这是世贸组织历经18年来达成的最大规模关税减让协议。到2014年末,WTO成员约为160个(含台湾、香港、澳门等,目前联合国成员国约为198个),WTO成员国贸易总额达到全球的97%,有名副其实“经济联合国”之称。

 

WTO《信息技术协定》若生效,对全球则意味着什么?对13亿中国人又能带来哪些利与弊的好坏?


WTO,是全球公认的第一大全球性国际经贸组织(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统称全球为“三大治理体系”,其WTO囿对全球40个左右发达国家已经完全失去任何引擎动力。2014年,世界银行所指“高收入国家”标准为:年人均国民总收入12746美元及以上国家),其《信息技术协定》(ITA)达成,就是废弃老旧的WTO农业规则,而形成全球新兴产业——“信息技术新标准”的WTO。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内,谈判各方将确定免除关税的相关技术细节和时间表,并有望在2015年12月WTO第十次部长级会议上签署ITA扩围协议。据广泛的外媒报道,美国官员预测该协议有望在2016年7月生效。

 

近20年波澜起伏

 

ITA由世贸组织40个成员于1997年在日内瓦签订,其目标是在一定过渡期后,将信息技术产品的关税削减到零。中国于2001年底加入世贸组织,并承诺加入《信息技术协定》。由于IT业新产品不断涌现,原有名录已无法覆盖,因此在2012年,美、欧、中、日、韩等参与方同意通过协定扩围谈判,“旧瓶装新酒”,将免税的IT产品范围进一步扩大。
 

然而,各方推动贸易便利化的努力,由于2013年美国的退出谈判而致ITA谈判陷入死局。美国之所以要打退堂鼓,在于其要价远超初中国方面IT产业所承受能力。到至关重要的2014年WTO部长会议“巴厘岛共识”,中美又达成了和解——一年以后,中美同意将半导体、医疗设备、全球定位系统等产品纳入关税削减范围,才为续谈扫清了主要障碍。不过,中美对峙方消,中韩又现矛盾——韩国反对中美达成的协议,理由是该协议没有取消LCD显示屏和锂电池等重要产品的关税。欧盟和中国之间也围绕模拟式汽车收音机等产品互有龃龉。直到2015年7月24日,谈判会场终于传来喜讯。为帮助韩国、欧盟与中国达成交易,美国同意向中国作出让步,扩围谈判“柳暗花明”。

 

多哈回合谈判奄奄一息近20年后,WTO急需一份像样的“政绩”。世贸组织总干事阿泽维多在当天发表的声明中说,扩围协议具有里程碑意义,协议所涉201项信息技术产品的年贸易额将达1.3万亿美元(约10.14万亿港元),占全球贸易量的7%,比钢铁、纺织品和服装行业的全球贸易量加起来还要大。

 

为实现信息技术产品全球贸易自由化,世贸组织40个成员1997年在日内瓦签署了ITA,承诺对进入本市场的计算机、通信产品、科学仪器等在内的200多项信息技术产品逐步实施零关税。但这一协议无法获得世贸组织全体成员支持,各方为达成协定不得不保留了很多妥协做法。在此基础之上,1997年10月,各成员开始讨论修订和更新ITA减税产品目录,并试图就新的减税产品清单达成一致。但由於各方分歧较大,谈判一直未取得实质进展。

为TiSA高收入国提供引擎

 

WTO总干事阿泽维多说,扩围《信息技术协定》协议具有里程碑意义,协议所涉201项信息技术产品的年贸易额将达1.3万亿美元,占全球贸易总量的7%。
 

对WTO的ITA协议,有经济学家更深入分析认为:(凸),将大大增强全球IT产业领先其它产业的带动竞力,彰显了以日本为代表的亚洲IT产业的新竞争力,也为中国“互联网金融+”、智能机器人、芯片技术、3D打印等新兴产业发展新动力,带来工业技术领域翻天覆地的新变化。(凹),问题WTO的ITA协议激活了WTO框架下的多边谈判,下一步可能对服务贸易协定谈判(TISA)有所促动,因为这关系到全球高收入国家将是一个有力的推动、高收入国家弃之WTO及其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有了新意义,形成全球对外开放与对内改革良性互动新格局将产生更积极有效的拉动作用。
 

WTO的全球新ITA协议达成,增强了人们对WTO多边谈判功能的信心。鉴于近20年来WTO屡战屡败、屡遭挫折,包括中国在内的一贯支持,将有利于多边贸易体制的存活,从而避免全球贸易规则的“碎片化”“断档真空”的事实……但对另起炉灶的TTP、TTIP、TISA等出现,则已经根源无法改变。

 

WTO在ITA框架下延续、也是一种新生,每年全球信息技术产品贸易额达到了4万亿美元,覆盖了全球货物贸易的1/5。在WTO面临多边贸易围剿的困境下,能顺利实现扩围意义非凡。 扩围后,价值超过1万亿美元的全球IT产品将免除贸易关税,超过200种关税细目使用的关税将降至零,涵盖医疗设备、GPS设备、视频游戏机、电脑软件和新一代半导体商品等。中国是所有主要信息通讯技术产品的最大出口国,也是最大的信息通讯技术产品进口国。在半导体、芯片、处理器、医疗企业等产品领域并不占优势,ITA达成国内产业难免面对衝击。目前,在信息技术产业,非关税壁垒主要体现在技术、标准上,协议的达成也将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非关税壁垒的消除,因此具有长远意义。

 

WTO退出无法逆转

 

中国是最后加入“市场地位国”的国家,中国在努力加速建设市场经济体系——“完善必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治体系,加快法治经济和法治社会建设,把经济社会发展纳入法治化轨道”(见2015年7月20日新华电“习近平主持政治局会议 十八届五中全会将于10月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决定召开十八届五中全会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恰逢WTO的ITA协议通过和出笼,这比全球性关税下降更重要的可能是改变现有定价体系。ITA对全球医疗设备的利好,主要影响的是CT、核磁、超声等大型医疗设备,有利于全球产品市场价格降低。在贸易自由化推动下,非关税壁垒已经取代关税成为各国政府的主要保护手段。

 

中国国产智能机最受益。谈到协议对中国企业的影响,有专家论述称,中国是所有主要信息通讯技术产品的最大出口国,也是最大的信息通讯技术产品进口国。中国的智能手机会成为最受益行业,以其物美价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等特点取得比较优势。新协议对交换系统也将是一大利好,如电话(通讯)网络领域,它不仅提供单纯的产品,还包括服务。此外,协议的达成也将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技术、标准等非关税壁垒的消除。当然,在未来谈判中,中国必须考虑到自身的技术优势与劣势,尤其是IT产业核心技术掌握仍较少、国际性品牌匮乏的现实,基于国内产业的承受能力,循序渐进。

 

ITA对中国来说,是绝对利大于弊,但对于美欧日科技强国来说,扩围清单中涵盖的产品很多都与其国内优势产业密切相关,扩围谈判的成果也符合其战略發展需要,关税减免对美国信息技术企业来说是如虎添翼,将进一步增加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中国目前是信息技术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大国。ITA扩围帶来的关税减免无疑会进一步促进中国信息技术产品的生产和出口,扩大中国信息技术企业的全球市场占有率。但目前中国的信息技术产品主要集中在信息技术产业供应链的中低端,与發达国家仍然存在较大差距,ITA扩围对中国部分信息技术企业也将构成严峻挑战。如何摆脱低附加值困局,实现产业升级,是中国信息技术产业未来需要面对的问题。

 

WTO呆滞令全球规则聚出

 

TPP(跨太平洋伙伴关係协议)。2005年由亚太经济合作会议成员国中的新西兰、新加坡、智利和文莱四国發起,旨在促进亚太地区的贸易自由化。2008年美国加入TPP谈判,截至目前共拥有12个成员国。有望今年7、8月达成上路。

 

FTAAP(亚太自由贸易区)。2010年於日本横滨APEC部长级会议上首次提出,旨在积极探讨制订实现亚太自贸区的路径和方式。在2014年APEC北京会议闭幕致辞中,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宣布,决定启动和推进FTAAP进程。

 

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係)。由东盟十国發起,邀请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共同参加,通过削减关税及非关税壁垒,建立16国统一市场的自由贸易协定。

 

TTI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係协定)。於2013年由美欧宣布启动。若协定达成,将成为史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美欧关税降至零、覆盖世界贸易量的1/3、全球GDP的1/2。八国集团首脑会议5月决定,争取TTIP于今年达成上路。

 

中国为了应对新一轮TTP、TTIP、TISA等成为全球性“国际规则”事实,采取了系列国策方略:(1)启动国内除上海自贸区以外的另外3个自贸区建设,但与“国际自贸区建设”差距悬殊而甚远;(2)中国经济新引擎——“一路一带”方略,但不是每个国家都能玩的“贸易规则”;(3)包括中国、日本、韩国、东盟十国(加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16国参加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建设,这是全球经济差距最悬殊、最最艰难的一个“经济伙伴关系”;(4)中国与它国的自贸区建设,目前已经与韩国、澳大利亚等建设了新型自贸区;(5)加强了“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组织的经贸组织建设,国际投资风险最高、最大的都在此了,与“强盗国家”共舞(指个别没有任何法治国家、终生领导人国家),会接触什么果?

 

 

ITA很快就要来了,这是近20年来、也是21世纪以来全球第一大、全球第一个贸易全球化的盛宴。据WTO扩围的ITA有关产品、全球贸易额超过1.3万亿美元,约占全球贸易总额7%。根据ITA协议,有关产品关税将在过度一段时间后的降税期最终降为零,并在最惠国待遇的基础上对全体世贸组织成员统一期限实施。下一阶段,扩围谈判参加方将开始就降税期进行谈判。各参加方将于今年10月30日前提交包含降税期的关税减让表,12月4日前完成对关税减让表的多边审议,目的是在今年12月肯尼亚内罗毕召开的世贸组织第十届部长级会议前结束整个扩围谈判,并计划于2016年7月1日执行首次降税。

 

25个扩围谈判参加方中,已有包括中国、美国、欧盟(28个成员国)、日本、韩国等在内的21方在24日的会议上确认接受达成一致的产品范围。中国台北、土耳其、哥伦比亚和毛里求斯等4个参加方表示将尽快予以确认。世贸组织总干事罗伯特·阿泽维多24日说,这201种产品的年度贸易总额,比汽车产品或者纺织、服装、钢铁三者加起来还要多。如此大规模地取消关税将带来极大的效果,不仅有利于IT类产品价格的下降,也会使相关领域获益,并在全世界范围内促进就业和GDP增长。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