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三问央行“输血”新工具:释放7万亿的中国版QE?

发布时间:2015-10-13      来源: 腾讯    点击:

[摘要]截至昨日收盘,两市近2300只个股飘红,量能显著放大,两市共成交9252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增55%,较9月30日成交量大涨150%。

央行上周末突发“大招”,扩围“资产质押再贷款”。10月12日,沪指高开高走,收盘大涨3.27%报3287.66点,创一个半月新高。同时,沪深两市成交量突破9000亿元,创下一个半月新高。有分析认为,四季度沪指预计将反弹30%。

政策利好刺激成交量

截至昨日收盘,两市近2300只个股飘红,量能显著放大,两市共成交9252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增55%,较9月30日成交量大涨150%。

国庆节前A股进一步走低,成交量低位徘徊。其中9月30日,沪深两市成交额仅为3711.98亿元,创下自2014年11月底以来新低,尚不足今年5月28日成交峰值2.42万亿元的零头。不过,国庆节后的A股持续发力,实现三连涨,成交量也迅速回升。

上周五沪指午后上涨,市场传闻称央行或于周末降准降息。不过,没有等来央行的直接降准或降息,而是于上周六迎来了被市场喻为“中国版QE”的大招。

10月10日,央行出台《人民银行推广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试点》,决定在前期山东、广东开展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试点形成可复制经验的基础上,在上海、天津、北京、重庆等9省(市)推广试点。

所谓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指的是银行可以用现有的信贷资产(即已放出去的贷款),到央行去质押,获得低息贷款。这也被市场认为是中国版的量化宽松政策,可以大大增加场外的增量资金。

昨日,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杨德龙表示,A股昨日普遍大涨的主要原因是受到央行政策利好的提振。央行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试点扩围,相当于给商业银行更多的贷款额度,银行可以向客户发放更多贷款,增加更多的流动性。

沪指三日累计涨8%

事实上,国庆节后沪指已经三连涨,相比9月30日的3052.78点,涨幅近8%。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国庆节前的沪指跌跌不休,包括京东方A、安阳钢铁华菱钢铁攀钢钒钛山东钢铁等在内的多只个股回到“2元”时代。不过,随着国庆节后的三连涨,2元股几乎绝迹,京东方A昨日收涨4.83%报3.04元。

杨德龙分析,进入十月份,三季度很多利空因素逐渐消除,清查场外配资接近尾声,去杠杆过程基本结束;9月官方PMI指数小幅反弹,经济初现弱企稳信号,投资者情绪继续改善;“四季度有望触底回升30%左右,预计年底大盘重返4000点不是梦”。

昨日大摩也发布报告称,央行政策释放流动性,沪指突破箱体顶部3200点。中期来看,市场流动性将持续宽松,操作上预计短期市场的反弹仍将持续。

相关新闻

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七连涨

新京报讯 (记者陈杨)10月12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6.3406,较10月9日再次上调87个基点,创8月12日来新高。这也是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连续第七个交易日上涨。

同日,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价盘初跳涨超百点报6.3346,较10月9日收盘价6.3453涨107个点;被认为更能反映人民币真实汇率的离岸人民币开盘后也小幅上涨,一度接近6.3348。离岸、在岸人民币报价接近平衡水平。

新加坡大华银行在研报中表示,央行将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试点增加至更多的省份和城市的举动表明,央行正在扩大其政策工具箱,其意在提供定向流动性,将银行贷款引导向被认为重要的行业,同时影响贷款利率而非通过降准向市场释放大量流动性。大华银行预计,接下来几个月,人民币持续贬值的可能性很低。

另有分析认为,人民币目前处在加入IMF特别提款权(SDR)的冲刺阶段,稳定人民币汇率波幅以及收窄离岸、在岸人民币汇率价差都将成为助力,因此监管部门有动力维持其稳定。

10月8日,中国财政部部长楼继伟曾表示,中国外汇政策的目标并非人民币贬值,人民币并不存在持续贬值的基础,8月11日中间价市场化改革后人民币的下跌是对市场做出的回应。他指出,最近中国央行已采取措施稳定汇率。

解读

三问央行“输血”新工具

央行放大招了,这次亮相的既非传统的降准降息,而是创新新工具“资产质押再贷款”,这个动作迅速被市场解读为中国版QE政策来临。

Q1

为银行留一条输血管?

10月10日,央行发布关于扩大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试点的公告。央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工具试点的扩围,有利于提高货币政策操作的有效性和灵活性,有助于解决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合格抵押品相对不足的问题,降低社会融资成本,支持实体经济。

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相当于商业银行留了一条输血管。一旦银行出现“差钱”等症状并且影响到对实体经济的供血功能时,央行可以通过实行再贷款直接借助商业银行的手给企业放款,并且央行可以在合格抵押品门槛、抵押品折价率和质押再贷款额度上“定向”调整。

早在2014年央行总行就在山东、广东开展信贷资产质押和央行内部评级试点,将经人民银行内部评级的金融机构优质信贷资产纳入央行合格抵押品范围。

华创证券宏观经济研究主管钟正生认为,央行此举,旨在盘活商业银行存量资金,增加货币市场流动性,通过为银行提供稳定而廉价的融资渠道,压低银行负债成本,进而有效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Q2

释放7万亿的中国版QE?

对于市场解读该工具是“中国版QE”、“即将放水7万亿”等说法,央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姚余栋表示,这是抵押品试点扩大,与流动性无直接关系,更不是QE。

QE即量化宽松政策,主要指各国央行通过公开市场直接购买政府债券、银行金融资产等做法,具有央行作为发起人、属于永久性扩张资产负债表、资金成本极低等特点。

民生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李奇霖指出,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的主动权在银行而非央行;且通过信贷质押再贷款释放的基础货币具有到期期限;信贷质押再贷款的资金成本由市场利率和银行抵押物的情况决定。从以上三点看来,并不满足QE的条件。

对于本次扩围“放水”规模,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预计,今年11省份总规模在500亿元左右,但仍远未达到所谓“万亿”水平。他认为,信贷质押再贷款并不能替代传统货币政策,现阶段基础货币投放缺口仍需降准对冲。

一位银行人士告诉记者:“银行主动去申请这个额度的动力不大,我们今年贷款放得不太多;其他银行的情况类似,对大客户信贷投放还好,但是对中型、小型企业放款比较少。”

Q3

刺激楼市股市大涨?

市场有不少声音认为,未来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有可能会将住房信贷也纳入抵押品框架,且其本身作为流动性宽松的信号,会对房市产生一定利好。

对此,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再贷款扩围、盘活一部分资产等预期,从短期来看将对市场心理带来一定影响,对10月楼市将有一定刺激。

而股市方面,华泰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薛鹤翔认为,当前反弹由场内资金加仓而非增量入场促成。国内政策“托底式”维稳仅支持主板区间波动,扩大信贷质押再贷款不是“中国式刺激”。 新京报记者 陈杨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