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如何指纹捺印才受法律保护?

发布时间:2015-05-10      来源: 我们都 是法律人    点击:



导读:
人的十指触摸任何地方都会留下清晰的指纹,只不过人的眼睛无法看见罢了,先进的科学仪器就可以清晰地捕捉到,并且可以将清晰的指纹拍照成照片记录在案,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科学的发展已经成为现实。福尔摩斯的探案,刑事案件的侦破有时就是靠案发现场的指纹来寻找线索,最终将案件破获。

 

在民事活动中也会发生许多涉及指纹捺印的事情,如:民间的借贷或欠款字据及协议,上面除了有借贷人或欠款人的签名字迹以外,还要捺印上借贷人或欠款人的指纹,有的时候借贷人或欠款人文化水平不高,签名有困难时,那只能在借贷或欠款条上留下指纹,以证明借贷或欠款事实的存在。
 

可以举例,某某人向另外一位某某人借了30万元,在书写借款字据时,借款人用指纹捺印代替了签名。当被借款人在法律规范的时间内寻求法律保护,让借款人归还借款时,借款人不承认借款事实的存在,那检验鉴定指纹就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鉴定的结果就是法官判定的依据。指纹捺印清晰不清晰也就是检验鉴定的依据,如果被借款人不注意指纹的捺印过程,那造成损失的将是被借款人。像类似于借贷或欠款需要指纹捺印这样的民事行为还有很多。
 

可人们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捺印指纹代表什么,如果是确认某个人民事行为的存在,那捺印指纹纹路的清晰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旦发生民事纠纷需要诉讼至法律解决,指纹的检验和鉴定就是关键的证据。也就是说指纹的捺印是有特殊要求和方法的,而不是很随意的一种行为。在现实的民事活动中,由于人们对指纹捺印了解的不是很清楚,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和知识,只是认为随便伸出个手指头捺印一下就行。
 

因此,人们对指纹的捺印不是很规范,还有的在指纹捺印过程中,就用指尖那么一捺,加上使用的印油不符合规范要求,指纹捺印后根本看不清指纹的纹路,也就无法辨别到底是谁的指纹。看似很简单的一件事,其实缺乏的就是指纹捺印的常识。
 

以民事案件纠纷为例,在我们接触到的民事案件中,涉及指纹的检验鉴定还是时有发生。也就是说在民事活动中,经常遇到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发生纠纷后,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要求诉讼法律解决。而最让司法或检验鉴定人员头疼的就是指纹的鉴定,由于指纹的捺印不清晰,没有可供检验鉴定的条件。
 

因此,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这给最终审判结果带来不小的麻烦。因而也造成当事人的维权得不到保障,这样的结果责任在谁呢?法律是重证据的,无法取得指纹检验鉴定的结果,也就无法判定哪一方有责任,即使你有百分之百的理由。
 

指纹捺印的注意事项:
 

一、应使用专用的印泥或印油,防止印泥或印油在手指上堆积,形成捺印指纹的模糊和不清晰。印泥和印油为红色、兰色、黑色均可。
 

二、是捺印指纹的顺序是以右手的食指、拇指、中指为依次顺序的,如果右手手指因特殊情况,指纹捺印不能满足要求时,可用左手的食指、拇指、中指依次代替,最好在指纹捺印中注明。
 

三、在捺印过程中是将手指平放在要捺印的有关材料或文件上,从左至右用手指滚动捺印,捺印的力大小要掌握火候,这样指纹的纹路会清晰地留在材料或文件上,最好在捺印前确认印泥或印油在手指上遗留的程度。也可请专业人员或有这方面知识的人操作。
 

指纹捺印其实是很简单的一件事,只要掌握了指纹捺印的要领和方法是不难的。切记不要小看指纹捺印的过程,在许多民事活动中,学会指纹捺印对于维护自己的权益就有了可靠的保障。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