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韩晓玥
来源:尚格法律人(falvren888)
因为转账便捷,微信渐渐成为熟人之间经济往来的平台。不论是借钱应急、货款结算还是单纯的赠与,对方都可以第一时间通过微信收到钱款并存入零钱包。可便捷的同时,也伴随着风险。不少人就遇到过在微信上借钱给好友却被拉黑的情况。近日,微博上甚至爆出了女留学生骗走父亲300万并拉黑全家的消息。熟人之间,亲人之间产生经济纠纷该如何解决?是就此作罢,当是交了学费,还是积极主动,依法维权?法律人为您支招。
首先要明确,借钱给微信好友这件事是单纯的民间借贷还是受到了诈骗。
羊城地铁报曾报道过有团伙以“借钱”为名实施诈骗。该团伙嫌疑人会主动添加被害人为微信好友,向被害人保证通过微信等方式及时归还借款,而一旦成功骗取钱财离开后,则迅速将被害人的微信拉黑。其一般选择在地铁等公共场所独行的青年女性或学生为目标实施诈骗。通过这则新闻可以看出民间借贷和诈骗的区别。其一,民间借贷的双方多是相互熟识的,而诈骗往往发生在陌生人之间或双方当事人相识不久的时候,用欺骗的手段骗取对方的信任。其二,民间借贷的借贷原因多是真实的,而诈骗则是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高息利诱等手段达到非法占有财物目的。其三,民间借贷的借款人一般具有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而诈骗则根本不存在还款的可能性。一旦发现受到诈骗,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尽可能的挽回损失。
其次,单纯的民间借贷一般数额不会很大。
遇到借钱不还的情形,不能向公安机关报案,因为这不在公安的管辖范围内。《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不得非法越权干预经济纠纷案件处理的通知》《公安部关于严禁公安机关插手经济纠纷违法抓人的通知》等文件限制了公权力的滥用,也使得公安机关处理类似情况时非常审慎。民间借贷纠纷最直接有效的解决方法是向法院起诉。
在此提醒,当遇到微信好友借钱时,应当综合考虑该人与您平时的关系(是否知道其住址,是否有其电话等联系方式),该人的借款事由、金额多少、还款能力等因素来选择是否出借。决定借款时,哪怕碍于情面不打借条,也要保留微信聊天记录截屏和转账记录。常言道,亲兄弟明算账。一旦对方不愿还款,将您拉黑时,这些证据都能派上用场。
在和好友的日常交往中,既要带眼识人、重情重义,又要在产生经济纠纷时,了解如何用法律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希望不会再有人遇到借钱拉黑的“假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