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人口失踪的法律常识,尤其是儿童失踪怎么办?

发布时间:2015-06-01      来源: 法务之家出品    点击:

法务之家出品 文/刘佳铭


人口失踪的法律常识,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都模糊的知道是24小时以后才能报案,警察才给立案否则去报案也不会给立案,其实不然,这要分不同的情况。接下来,法务之家小编就详细的解读一下人口失踪的要件构成,报案时间,报案程序,希望大家都用不到,但一定要知道的法律常识。

成人失踪报警时间:

1、一般情况下都是24小时作为时间限制的,但如果你有证据证明对方可能会人身安全会危险,或者说是对方可能会受到侵害。那么你随时都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的,这个是不受时间限制的。

2、如果对方手机关机或其他原因联系不上的话,怀疑是携款卷逃或遭遇不测的话可以直接报警,不要过于拘泥于规矩,一切以利益和安全为先。

3、如果是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比如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随时可以报案寻找,24小时立案。

4、事故发生的当事人,随时报案随时立案。

5、其他情况可48小时后报案,报案即立案。

未成年人失踪报警时间:

按照规定,成年人失踪报案确实要等到24小时之后,但是未成年人有“特权”,这点很多人不知道。

儿童失踪案,不受时间限制,随时可报案,而且接到报案立即以刑事案立案。

典型案例:

银川市一名6岁女孩放学后回家走错门,深夜睡在楼道内,一位居民发现后向派出所求助。次日,当民警找到女孩母亲时,母亲竟称听说失踪24小时后才可报警。警方提醒,未成年人走失或失踪,家长任何时候都可报案。

短评:此事被网络爆出后,女孩母亲被网友调侃为“淡定妈”。事实上,很多人都听说过失踪后24小时才能报警的说法。但根据2010年《关于依法惩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的意见》规定,接到儿童或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妇女失踪报案的,符合管辖规定的,公安机关应立即以刑事案件立案,迅速开展侦查。

失踪人口包括:

1、迁出未报或未按址迁入

2、随父母或亲属离家

3、离家出走

4、意外灾难

5、迷途走失

6、上下学未归

7、智障走失

8、精神异常走失

9、被拐()

10、海难,空难失踪超过24小时,就可报失踪人口。失踪超过24小时以上,可向各县市警察局报案。

宣告失踪的条件是:

1)公民离开其住所下落不明。所谓“下落不明”,是指公民离开最后居住地后没有音信的状况。

2)公民下落不明的状况超过2年期限。下落不明的起算时间,从公民音信消失之次日起算。如果公民在战争期间不落不明的,应当从战争结束之日的次日起算。

宣告失踪的程序是:

1)由利害关系人提出申请。申请宣告失踪的利害关系人,包括被申请宣告失踪人的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以及被申请宣告失踪人的债权人、合伙人等其他与被申请宣告失踪人有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人。

2)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诉讼程序宣告失踪。人民法院定理宣告失踪案件,应当查清被申请宣告失踪人的财产,指定财产管理人或者采取诉讼保全措施。,发出寻找失踪人的公告。公告期间为半年,期间届满,人民法院根据被申请宣告失踪人的失踪事实是否得到确认,作出宣告失踪的判决或终结审理的裁定。如果判决宣告为失踪人,应当同时指定失踪人的财产代管人。


【版权声明】本文系法务之家出品,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加粗、加大字体标明来源于“法务之家”微信公号。对任何违规侵权行为,本公号将保留采取法律手段的权利。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