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3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网红"书记刘家义:对山东"黑"得最狠

发布时间:2018-08-03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点击:

刘家义讲得很透彻

分析问题非常到位

但如何抓落实

在他面前的道路并不平坦

两会期间在山东代表团的刘家义。图/中新

"网红"书记刘家义治鲁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周群峰

本文首发于总第863期《中国新闻周刊》

2018年7月,随着山东官员南下学习的新闻被媒体广泛报道,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再次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去年4月1日,离任审计署审计长的刘家义空降山东,出任省委书记。如今,其主政山东已一年有余。入鲁后,他"川普"(四川普通话)标签让人印象深刻。在今年大年初七的一次大会上,他一万多字的讲话稿中,直指山东的多个痛点,此外他还多次发出"此人不可用"等刷爆网络的语录,成为"网红书记"。

面对思想保守、缺少闯劲的官员,他放出"不换思想就换人"的狠话;对"敢闯、敢干、敢试"的官员,他说,在严守党纪国法的前提下,在改的过程中如有失误,"责任由省委来负"。

刘家义的到来,让沉寂许久的山东官场备受关注。

爱讲故事的书记

在省委书记当中,刘家义的任职履历相对没有那么丰富,在成为山东省"一把手"之前,他长期在审计系统工作。

刘家义生于1956年8月,重庆开县人。19岁时,他在四川省开县郭家乡麒麟大队任会计、团支部书记,约两年半后,在四川省财政学校财政专业学习。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四川省财政厅工作。27岁时,他转入四川省审计局工作,直到2017年出任山东省委书记,他才离开审计系统。

他40岁时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副审计长。2008年3月,52岁的他开始担任审计长。在审计署担任司长、副审计长期间,获得西南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在刘家义主政审计署期间,多个反腐大案揭开盖子,与审计署密不可分。公开资料显示,国家开发银行原副行长王益、原铁道部部长刘志军落马,发端都来自于审计署的跟踪审计。国资委原主任蒋洁敏、国开行原副行长姚中民、宁夏回族自治区原副主席白雪山、中国黄金集团公司原总经理孙兆学等多个高官腐败线索的发现,也源于审计工作。此外,辽宁省经济数据造假、彩票业系统性腐败问题等,也由审计部门揭露。

2013年9月17日,刘家义亮相央视《对话》节目,讲述对刘志军、王益的审计经过。他坦言刘、王二人都跟他"很熟",在刘案上他很"纠结"。

" 在刘志军这个案子上,那一天,我要在审计报告上签上我的名字,这就意味着,要将案件报送相关部门,立案侦查。我在办公室沉默了将近一个小时。"

刘家义说,他的纠结来源于三个方面,"第一,审计部门有很多事情要去做,时不我待;第二,与经济社会发展有关的制度建设,需要完善;第三,党的领导干部出现一点问题,都是对我们党的形象的损害。"

刘家义在审计署工作期间,给人留下了开明的印象。 一位长期跑审计口的记者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有一次,她在电梯里偶遇了时任审计长刘家义。"很意外,审计长对我们的工作非常熟悉,也很了解。他特别认真地与我分享了他的新闻观,他说曾向新闻处多次强调,要有公开的姿态,审计署要站到信息公开的前台,不藏着掖着,能公开就要悉数公开;另外,在与媒体的关系上,一定要尊重记者,服务记者。"

个人履历显示,刘家义在担任审计署审计长期间,还担任过联合国审计委员会委员、轮值主席、世界审计组织主席等职务。他曾被联合国授予 "联合国维持世界和平奖",以表彰他及其带领的审计团队,通过实施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审计,对维护世界和平做出的贡献。他所编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研究》一书,被美国三大出版商之一约翰·威利公司购买了版权,在美国出版。

2017年3月,刘家义从他任职了9年的审计署审计长职务上卸任,调任山东省委书记。

资料显示,刘家义是1983年审计署成立以来第五任审计长,也是历任审计长中唯一一位离任后调任地方的官员。

刘家义操着一口"川普"(四川普通话),这已成为他的一个标签。

入鲁后,这位新任省委书记依然是一口"川普"。山东省国资委一位干部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在山东,由于口音问题,很多干部都表示听他讲话要仔细听。"现在,家义书记语速也在有意识地放慢。"

他说话形象生动,不说官话套话,爱举例子,打比喻的风格让人眼前一亮,也颠覆了很多人想象中不苟言笑、语言枯燥的审计工作者的形象。

入鲁一个多月后,为鼓励大家各抒己见,改进会风,大胆发言,他通过举例批评没有主见的"墙头草干部"。

2017年5月7日,在山东省党建工作座谈会上,刘家义说,有一次他专门"试了"一个同志。本来该名同志讲的是完全正确的。" 突然我跟他说,是不是可以这样考虑?他马上变过来,对,应该是这样","然后我又提醒,是不是应该这样?他又说,对,马上这样"。说到这儿,刘家义还打了个向右的手势,说明这名同志在他的"提醒"下,马上跟着 "向右转"。此时,会场响起阵阵笑声。

" 后来我得出一个结论,此人不可用。"

2017年5月11日,在山东省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刘家义通过鲁菜和川菜的对比,来说明怎么吃才算健康。

他说:"以前我有个同学,跟我说川菜不好,麻辣。但是鲁菜呢?黑糊糊,油糊糊,咸糊糊,黏糊糊,这就说明高盐高油。我以前在原单位建议我们机关食堂,清淡一点,买好油,用量是以前的五分之一就行了。结果试了一下,员工很拥护。"

刘家义说,山东是兵员大省,每年向部队输送的兵员约占全国的8%。为什么部队喜欢山东兵?除了山东是革命老区,人口基数大,有双拥的优良传统,山东大汉身体好,体格棒,也是重要原因。

多位受访者表示,刘家义这种爱举例子、打比喻的说法风格,让人印象深刻,也让会议变得不再沉闷。

对山东"黑"得最狠

主政山东以来,刘家义还留下了敢于整饬山东官场风气的形象。

公开报道显示,在他上任不到5个月时间里,便走遍了山东省17个地市,足迹遍布革命老区、高等院校、企业工厂、贫困家庭、施工现场等。

2017年4月6日至8日,来山东工作不到一周,刘家义便到临沂市、枣庄市、菏泽市调研,此后每个月也都有调研活动。同年8月14日至18日,他先后到淄博、潍坊、德州、日照市调研。

刘家义在履新山东省委书记之初就提到,当前山东正处在由大到强战略性转变的关键时期,山东经济如何提升,是摆在他面前的一道难题。

2017年,山东GDP突破7万亿元,位居广东和江苏之后,排名全国第三。2017年山东人均GDP达到72851元,增长6.5%,按年均汇率折算首次突破1万美元。人均1万美元是公认的发达国家水平。

但刘家义却更多强调了山东在多个方面的"落后"。

2018年春节,禁放烟花爆竹的济南显得格外平静。在正月初七(2月22日),一个声音却比鞭炮声更加响亮,这个声音来自刘家义的"炮轰"。

在山东度过首个春节之后,刘家义在这天召开的全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动员大会"上,历数了山东省在发展中的种种不足,哪儿疼扎哪儿。

此后,这个万字讲话稿被冠以《山东终于意识到自己落后了》的标题,在网上热传。该讲稿被人戏称为是山东省委书记对山东"黑"得最狠的一次。

他在讲话中称,山东与广东的GDP差距,已由2008年的5860亿元,扩大到2017年1.72万亿元;与江苏的差距,则由50亿元扩大到1.32万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方面,山东与广东的差距由2008年的约1350亿,扩大到2017年的约5200亿元;与江苏的差距则由约770亿元,扩大到约2100亿元。

人口流动的增减情况,是反映城市竞争力、人才吸引力的一个主要指标。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各地区人口流入排名中,广东、浙江、四川排名前三,山东倒数第一,人口净流出41.97万人。

近些年,山东周边一些区域的发展也让山东感到了危机:向北,京津冀协同发展势头强劲,雄安新区横空出世;向南,长江经济带生机勃勃;向西,中原经济区异军突起。

他还特意提到了郑州的优势。"近年来我省一些地方到郑州学习考察,无不为人家的大思路大手笔大崛起点赞。"

此次讲话后,关于"山东失去的10年"再次在齐鲁大地被谈起,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

刘家义称,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是一次经济重生的机遇,但山东没能抓住。相比之下,南方一些省市见事早、行动快,搭上了转方式调结构的头班车。比如,广东实施产业、劳动力双转移战略,加速推动"腾笼换鸟";江苏实施产业高端发展、信息化引领等六大行动,推动产业向"高轻优强"调整优化;浙江实施"四换三名"工程,打造经济升级版,在新一轮竞争中走在了前列。

" 如果我们的发展方式涛声依旧,产业结构还是那张旧船票,就永远登不上高质量发展的巨轮。"刘家义说。

有分析称,作为一个经济大省的一把手,能把问题摆得这么明,在山东历任领导中并不多见。尤其是在年后的第一个大会上,省委书记主动示弱、"自曝家丑",看似"自黑",实则反映出山东的压力,也反映了其改革的决心。

山东一位省政协委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山东官员思想保守,官僚气太浓,原来说山东落后被认为是负能量,现在刘家义来了,直指山东痛点,很多官员纷纷表示振聋发聩,醍醐灌顶。

"不换思想就换人"

山东官场的保守思想,被认为是导致山东落后的主因。

刘家义称,山东的干部政治觉悟高,吃苦耐劳,踏实肯干,这是优秀品质,但有些人思想解放不够、观念变革不深、敢领风气之先的魄力不足。

他对比道,南方一些省的官员遇到新矛盾新问题"向前看",用创新的思维寻找解决办法;山东干部遇到新矛盾新问题习惯于"向后看",看有没有成规惯例可循、有没有现成经验可用。

他在今年正月初七的大会上现场发问,浙江2016年12月提出"最多跑一次"目标,仅用一年多时间就基本实现了,"为什么山东解决不了?还是改革不细不深不彻底,没有真动一些部门的奶酪。"

在2017年5月11日召开的全省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刘家义在谈到转变工作作风时严肃地说,有些乡镇、街道、村签的责任书、责任状满天飞,有些完全不符合实际,根本落实不了。"签这样的责任书、责任状,实际上是上级在推卸责任。"

他举例说,一些地方把高速公路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到村,与村委会签订责任状。"有位村支书对我说,我们连高速公路都上不去,根本没有执法权,咋去管理呢?大家想一想,签订这样的责任状,不是笑话吗?这是什么作风啊?这不是典型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吗?"

" 这种所谓的'层层压实责任',实际上是'层层不负责任'!"刘家义说,"我第一次下去调研,就听到有这样的反映,我当时没吱声,第二次下去调研,又听到当地老百姓讲这个事,他是对着我耳朵悄悄地讲的,第三次下去调研又有人悄悄地对我讲。这个作风要不得,必须改!"" 有些部门吭哧吭哧、一字一句抠文字、写材料,层层讨论、修改、审议,通过之后就束之高阁,不落实。"刘家义说,"抓落实不够,这可是致命的问题啊。"

7月初,刘家义和山东省省长龚正挂帅的山东党政考察团,走出山东,远赴广东、浙江、江苏实际学习取经,四天的行程,大家看到了差距,同时也看到,最大的差距是观念。

刘家义指出,苏浙粤三省的成功经验,关键在创新,核心就是制度创新,而制度创新首先要解放思想。"只有改才有出路,只有闯才有活路,唯有改革开放才是正确的路径。"

《中国新闻周刊》了解到,刘家义任山东省委书记仅三个多月后,山东省委、省政府便出台《关于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意见(试行)》(2017年7月18日),为干部干事创业建立容错免责机制。

这份文件提出,干部在贯彻落实党委和政府决策部署、推动重大项目重点工作时出现失误或错误,只要出发点是为了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且属于大胆探索创新,先行先试出现无意过失,主动挽回损失、消除不良影响等情况的,可予以容错免责。符合容错免责情形的,干部提拔任用、职级晋升、职称评聘等均不受影响。

另外,《意见》提出可以"越级提拔":"对在下一级党政正职岗位上干事创业、实绩突出、特别优秀的干部,可以直接提拔担任上一级党政正职。"

但在刘家义面前的道路并不平坦。济南一位厅级干部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他接触到的很多官员,普遍的反映是刘家义讲得很透彻,分析问题非常到位,但是具体怎么抓?还需要进一步细化。



(责任编辑:总编办)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