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杭州援藏干部将那曲特产产业化 农牧民收入翻番

发布时间:2015-03-12      来源: 网络整理    点击:

杭州援藏干部将那曲特产产业化 农牧民收入翻番


“那曲黄金菇”(资料图片)

  西藏有句俗语:“远在阿里,苦在那曲”。那曲县海拔在4600米以上,因为那里缺氧风沙大,那曲成为全国唯一一个没有树的城市。而就在自然条件这么恶劣的地方,却生长着一种世界稀有的黄蘑菇。

  据文献记载,年羹尧平定青藏叛乱后,当地土司臣服,向朝廷敬献的贡品中就有这种黄蘑菇,故这种黄蘑菇又被称为“皇菇”。

  第七批杭州援藏干部、在那曲县委担任常务副书记的王越剑告诉记者,黄蘑菇至生长在海拔3000米以上,其中,又以那曲黄蘑菇品质最优。和其他蘑菇相比,那曲黄蘑菇不仅味道更鲜美,营养更丰富。为此援藏干部给它们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那曲黄金菇”。

  今天,“那曲黄金菇”在杭州的首家实体店正式开业,以后杭州人在家门口就能买到真正的来自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特产。

  其实,把“那曲黄金菇”产业化经营,是援藏干部拓宽当地农牧民增收的新渠道。王越剑告诉记者,黄蘑菇产期在每年7-8月,当地农牧民以前大都是捡了斤把黄蘑菇,便零星地站在青藏公路边随机卖给过路人,一站站一天,却也卖不出好价钱。

  为此,援藏干部专门从丽水庆元请了两位香菇加工师傅到那曲加工黄蘑菇,并在全县各乡设立收购点,以略高于农牧民街边卖的价格集中收购。当地农牧民的收入也因此增加了千元以上。

  而王越剑给整个项目起了“源藏”之名,既有“源于西藏”之意,也有“援建西藏”之意。

  事实上,援藏干部在去年就引进了杭州企业收购、加工当地特产,并引导当地企业在淘宝、微信上开店销售。而设立在上城区佑圣观路45号的那曲特产实体店——源藏缘堂,也通过线上线下推广那曲特产,增加那曲牧民收入。据了解,1斤“那曲黄金菇”的价格在1500元左右。

  新闻链接:

  “那曲黄金菇”被当地人称为“班格次鲁”,意为“草原上长出的精华部分”。那曲黄蘑菇生长在海拔4500米以上的藏北大草甸,纯野生,无法人工培育,是世界稀有珍品。

  黄蘑菇含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特别是“硒”的含量很高,是癌症的克星。《本草纲目》记载:菌能养胃生津,补益提气,平衡阴阳,清肠补肾,利肝明目。

  黄蘑菇用于炖鸡汤、炒肉味道极佳。

  原标题:杭州援藏干部将那曲特产产业化 农牧民收入翻番

(责编:丛振彬)



(责任编辑:admin)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