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终结“二政府”

发布时间:2015-04-26      来源: 深圳市法学会    点击:

 

 深圳市法学会

国务院计划2015年基本完成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部门脱钩的工作。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就此问题进行了研究。改革意愿很强,改革力度很大,不过,也应该看到,这必然是一场改革的攻坚战。

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随着经济改革的进行,政府开始组建行业协会商会。这种形式的行业协会是主管机关附属之物,人们也称之为“二政府”、“红顶中介”。一方面,行业协会有政府的权,另一方面,对行业协会的要求与监管,又比政府更松散,显然,这种模式会滋生腐败,使企业负担不减反增,严重制约市场活力。

行业协会商会的政府性质,也影响到中国经济的外向发展。2002年,商务部根据“入世”承诺废止了出口配额制度,但随即又规定企业在出口前必须经商会的预核签章。可见,行业协会商会不仅负责企业的生产调控,还负责出口调控,是连接企业和政府的一个平台。正是行业协会商会的这种尴尬地位,让中国企业在WTO框架下,在反垄断诉讼中处于不利地位。

更深层次上看,这些“二政府”以备案、协调、行业自治等名义,截留了国务院已经明确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实行变相审批,就实质上阻碍了改革红利的释放。

实际上,有关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部门脱钩的改革一直在进行着。2004年、2006年的深圳、2008年的上海、2010年的湖北、2011年的福建等地都有推进行业组织民间化,推进行业协会商会与原政府主管部门脱钩的举措。但是,一些地方要求各行业协会商会与政府主管部门彻底脱钩的同时,又要求各行业协会商会要积极做好承上启下的工作,发挥好商会作为政府联系企业的桥梁作用。行业协会商会和政府脱钩虽然喊了多年,成效仍然不大。

改革难以彻底的原因在于,企业生产很难摆脱行政资源的支持,而行业协会商会本身就是政府组建,是行政资源的管道。另一个原因是,在前几轮政府机构精简中,政府和企业的离退休人员以及内部借调人员,大量进入了行会、商会组织。这些既得利益者与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由此可见,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部门分开难就难在,政府仍然掌握着很多行政资源,企业权利太小,即使政府放权,企业也不能把政府下放的权力变为自己的权利,并在生产中转变为利益与活力,最终带来经济发展。所以,除了政府简政放权之外,更需要在法治框架下解决企业的权利太小问题。

我们希望,随着改革的深化,全国6万多家行业协会商会组织能彻底变为企业自治、行业自律的社会性组织,而非政府的提线木偶。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