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河南男子为证明“我是我” 京豫之间奔波7趟

发布时间:2015-05-08      来源: 网易    点击:

5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讨论确定进一步简政放权、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类别时,李克强总理一连讲了3个故事,其中一个就是“一个公民要出国旅游,需填写‘紧急联系人’,他写了他母亲的名字,结果有关部门要求他提供材料,证明‘你妈是你妈’!”

总理“发飙”:老百姓办个事儿咋就这么难?政府为啥要设这么多道“障碍”?昨日,大河报全媒体发起调查,发现所有参与调查的网友都在“发飙”自己遭遇过“办证难”。生育、死亡、迁移、定居等人生大事的证明中,都“飙”点无数。而让更多网友担心的是,办证难的另一面是“权力的傲慢”,百姓跑腿还要受气,受气不行还要找关系。

办证“飙”点

生二孩咋证明自己是独生?父、母、继父、继母都要开证明

在各种“吐槽证”中,准生证被吐槽最多。“生大宝的时候办证遭遇过难题,开各种证明、来回跑了几趟,一个多月才把准生证办下来,有了经验,刚怀二宝我就开始着手办了。”家住洛阳的谭女士告诉大河报记者,没成想,这依旧是艰难的“办证之旅”。

“难就难在,我没法证明自己是独生女。”谭女士说,自己的“独生子女证”是30多年前办的,早不知道被母亲塞到哪儿了。

怎样才能证明自己是独生女呢?“如果我们家是正常家庭还好说,可是,我父母早就分开了,这样,我不仅需要证明他们俩只生了我一个娃,还要证明:他们各自再婚后,没有再生娃。”谭女士说,自己与父母一起踏上了“证明之路”:首先,要到办事处开具父母婚内只生了谭女士一个孩子的证明,这还好办,因为都是几十年的熟人,大家都知道情况;其次,父母还需要到现在居住地的街道办事处,分别开具他们再婚后没有再生娃的证明,“这就难了,因为这不仅涉及我父母,还得加上我的继父和继母,一共要开四份证明!”

可是,谭女士的继母没有工作,没有单位能证明她再婚后没有生过孩子,到街道办事处之后,对方也表示居住时间太短,无法开具证明。后来,继母只好写了一张“保证书”,请10个邻居签了名,才在街道开出了这张证明。

谭女士办二孩证的大数据

盖章、签字40多个,接触单位七八个,接触工作人员20多人,耗时2个月,花费人民币(包括交通费、电话费、误工费等)800多元。

《亲爱的》悲剧重现丢孩子的妈妈想再生被要求出具孩子死亡证明

电影《亲爱的》中,丢失孩子的两夫妻最终选择再生一胎,却被告知需要证明一孩死亡,夫妻俩几近崩溃:“我儿子没有死,为什么要办死亡证明?”

郑州市金水区的王洁(化名)也遇到同样的问题,几年前,和女儿逛街时,她从包里拿水准备给孩子喝的工夫,孩子就不见了,“报警、发帖、按照可能的线索去找,但怎么都找不到,绝望了。”

“我没敢去看《亲爱的》那个电影,是同事看了电影提醒我还有这么一道手续。”今年年初,王洁怀孕,刚刚到来的一丝慰藉又被准生证“难产”的忧愁给替代。“电影能展示出来这个细节是一个进步,希望得到有关方面的重视。”王洁说。

大河报客户端一位匿名网友,也讲述了自己的闹心遭遇。母亲去世后,他拿着居委会开的死亡证明和火化证明去派出所办户口注销,派出所却要求上缴母亲的身份证。“母亲临终,我们关注的是咋延续她的生命,哪里还有心思关注身份证在哪里?没想到,派出所的人直接回了一句‘活着的时候怎么不问?回去再找!最后,他只得忍着怒火,好言好语磨了3个小时,对方才盖了章。

身份证号升级成了大麻烦京豫之间跑7趟证明“我是我”

原籍驻马店的陶先生,遇到了推理小说中的复杂问题,咋证明“我是我”。为此,他办了两次结婚证,一个月之中在北京和驻马店之间跑了7趟。

陶先生2001年到北京工作,户籍还在驻马店。2001年他结婚,当时结婚证上的身份证还是15位,尾号是251;2003年,陶先生的儿子出生,出生证上父亲的身份证尾号还是251。可是到了2004年,身份证号升为18位,在陶先生不知情的情况下,他的身份证尾号被改成了2611。

然后,陶先生遇到了第一个问题,需要使用身份证办理变更手机套餐,却因身份证尾号不同无法更改。手机套餐不变更,还能忍受。

可是,到了2006年,陶先生户口迁至北京,这次身份证号码不同可说不通了,为了证明“我是我”,他整整在北京和驻马店之间跑了7趟。后来,陶先生回到驻马店,到原籍找到邻居开出证明:“我是在这出生的、长大的”,才艰难证明了自己的身份。

没成想,证明“我是我”的遭遇又在今年发生了。陶先生的儿子要去美国旅行办理签证,因为未满16周岁,办护照的时候必须要有监护人的身份证明,可陶先生对比身份证和儿子的出生证明,发现身份证尾号不一致!好了,陶先生又遇到了证明自己的问题。

曾经,因为身份证尾号问题,他非常气愤地把结婚证办了两次,这次,他没想到,正是这两张结婚证帮了他的大忙。美国签证官拿起两张结婚证仔细查看,发现结婚的是同两个人,只是身份证尾号不同,对方认为这可以从逻辑上证明陶先生的身份,这才顺利地发放了签证。

郑漂小伙三年辗转跑了六个派出所没有办来一张暂住证

“3年前,我交了驾校培训费,到现在科目一还没有过,就因为办不出来一张暂住证。”郑州市一家媒体工作人员小朱说,他快被一张卡片折磨疯了,辗转6个派出所或警务室,不是被踢皮球就是被拒之门外。

2012年,工作稳定的他想考驾照,作为“郑漂族”,他必须有暂住证。他到居住地的南关街派出所,被告知郑州市即将出台新版居住证,老暂住证暂停办理。

新版居住证制度一出台,他就第一时间再去南关街派出所,工作人员列出了大量证明材料,等他依样拿齐,又被告知新版证件管理系统工作人员操作不熟暂时不能办,再过几天去办又发现系统崩溃。

2014年,小朱搬家租住在高皇寨附近,高皇寨村警务室又罗列材料让小朱一一提供,但是由于房东没有房屋租赁许可,办证又“夭折”。

“10月份,实在没办法了,我钻了个空子,让一个租住在证件齐全房东家的同事帮忙‘顶替’,办了暂住秦庄的证件。”小朱以为从此了却一桩大事,没想到又被驾校通知暂住证信息过期要刷新,等他到办证的警务室刷新时,对方称秦庄已拆,地址无效,需要迁移到目前居住地。

于是,小朱请房东到实际居住地的柳林派出所办理地址迁移。工作人员说,要到高皇寨村警务室先登记信息,高皇寨警务室又说要到天荣国际建材港警务室办理。而建材港警务室干脆说,并非辖区事务无法办理。再回到柳林派出所。

“我被柳林派出所的工作人员‘踢’回小区开居住证明,开回来之后又说暂住证刷新每周一三五才可办理,等我到周三办理的时候,又说机器无法读取我的信息,卡片无效……”小朱叹道。

昨日,小朱告诉记者,让他办证之旅得到惊天逆转的是,“跟一个朋友讲了自己遭遇后,他帮我打了个电话,于是一切OK”!

大河报客户端、官方微博等联合发起“让人发飙的办证”调查

—100%遭遇过办证难

调查多少网友为证发飙?100%

昨日,大河报客户端、官方微博等联合发起“让人发飙的办证”调查,遭遇办证难的网友为100%。

办证难体现在哪里?“办事人员态度差,各部门经常踢皮球”成为最大原因,所需材料多、流程长、盖章多、不知道找谁办去哪儿办、步骤不明确也是高票原因。

记者发现,有25%的网友办一个证耗掉了一年以上的时间,而遭遇办证难后,超过35%的网友选择“找关系,走后门”。

聚焦哪些证不可理喻?哪些证毫无必要?哪些证根本开不出?

广州市政协常委曹志伟及其19人团队作了一份调查,收集了103个与人生不同阶段相关的证件,并绘制了一个“人在证途”的图表。

这些证件包括:准生证、户口本、毕业证、执业资格证、退休证……曹志伟的团队将这些证件、证明大致分为六类:身份证明类、学历证明类、工作证明类、家庭(婚姻)证明类、财产保险证明类、生活证明类。不仅办证多,办证过程也十分繁琐。

据该团队调研,办这103个常用证件,需经过近60个单位部门,盖100多个章,交28项办证费。而且,同样的材料需要在不同的部门重复提交。根据统计,办理这些证件,户口本要提交37次,照片要提交50次,身份证要提交73次。

这几种证明遭网友吐槽最多

单身证明

郑州市的田女士最近办理车贷时被告知要办理“单身证明”。本就觉得这证办得奇怪,可办起来才发现还需要办两份。

她户口所在地金水区马庄街,在2011年划到了郑东新区,金水区只能证明2011年之前她是单身,2011年之后的情况她需要找郑东新区来证明,“小小的一张证明,为什么不可以联网呢?”田女士很不解。

不过,也有网友指出,涉及车房的贷款办理单身证明是必要的。

人品证明

哈尔滨市民小威毕业后,找到一份银行押运的工作,公司要求他到社区开一份“人格担保证明”。无奈,小威先去学校开了一份品行鉴定,社区工作人员为小威开了一份在辖区居住生活期间没发生打架斗殴等劣迹行为的证明。

“非故意烧毁钱币”证明

湖北宜昌的林师傅不小心把10块钱掉进了煤炉里,烧缺了个角。银行要求他找社区开一个非人为故意的证明,才予以兑换。

气象灾害证明

湖北一名记者以保险理赔需要开具一份风力气象证明为由,联系湖北黄冈市气象局公众气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表示,能开具过往时间段最大风力等气象情况的证明,每份600元,“觉得太贵具体办理时价格可以协商”。

前门跑断两条腿后门送礼拉关系

在网络调查中,记者发现,网友除了为办证跑腿发飙外,不少人也为办事人员的态度发飙。

网友@小圆子:“还差15分钟呢,我就是填个申请表而已,一定能搞定,非说下班不办了!”到郑州市某区民政部门办单身证明,为了赶时间,自己提前跟领导请假早下班,急匆匆赶到区民政局,当头就被工作人员呛了一句:“下班了,下午再来。”

网友@雪莹莹:孩子出国需要出生证明,自己到派出所办理,被告知得回原籍派出所办理。但是老家派出所20年来也经历多次合并重组,档案在哪里都不知道。“我争辩几句,他们工作人员竟叫来保安!”

网友@味一066:自己去办事的时候,有工作人员很热心说代办交100元就完事,拒交后工作人员态度大变,再问什么事,就是墙上贴的有自己看。

网友@橙子寓言:“现在提起来办什么证,谁不捏一把汗,先是想自己有什么关系可以利用,如果正常渠道很好办,谁还挖空心思去走后门?我有个同学去办领养人手续,各项手续都齐全,但是工作人员以不熟悉业务为由让再等等,后来只好托同学去找关系送礼物。办证手续多,有时候是合理的,但有的时候,却显示着权力的傲慢,不少人想找机会占便宜,让人气愤。”

社评:如何铲除奇葩“证明”滋生的土壤?

总理讲的这个“故事”让人哑然失笑,但笑中透着苦涩。它通过总理之口,印证了普通公民办事的艰难和简政放权的必要。

正确理解总理这个故事的意义应该和简政放权联系在一起。简政放权简单来说,就是政府该管的事要管,不该管的事不要管。如果办理随亲入户,或者随亲移民,证明“你妈是你妈”是必要的,也不是无法证明的,有血缘关系的申请DNA鉴定,没有血缘关系的,出具公证书或者其他证明也就可以了。

总理批评的是,一些部门索要这些证明的目的竟然是为了澄清出国申请表上的紧急联络人和申请人的关系,填写紧急联络人无非是在紧急情况下帮助申请人找到家人和亲属,在紧急联络人填写谁都可以的情况下,填写谁实际上是个人私事,换句话说,即便申请人所填写的紧急联络人中的“你妈不是你妈”能有什么危害呢?政府行政审批连这个细节都要审查,手伸的的确是太长了。

现实生活中,类似“你妈是你妈”的奇葩证明太多了。办理结婚登记一些民政部门要求开“单身证明”,找工作一些用人单位要求开“无犯罪记录”证明,换残币一些银行要求开“非故意烧毁钱币”证明,开出租一些主管部门也要司机开“3年无重大交通事故”证明。还有拿着毕业证要开“学历证明”,拿着学生证要开“学生证明”。

这些看似笑话的奇葩证明,一方面透射出一些政策制定者逻辑思维的欠缺,为了防止假文凭出现,要求出具“学历证明”,却不知道“学历证明”比毕业证更好伪造,为了防止重婚,要求出具单身证明,却不知道到底谁能证明其是单身?另外一方面也反映出一些部门的懒政思维,原本部门之间一个沟通或者上网查询就能核实的问题,却要人跑断了腿去开证明。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利益和油水,如果不是一些部门要证明,那些靠证明生存的认证机构如何生存?那些写个证明盖个章的人如何得油水?显然,开个证明盖个章就能挣钱的事谁都乐意,承担责任不赚钱的活谁都不想干。

如何铲除这些奇葩“证明”滋生的土壤?如何让政府既不懒政又不多事,把该管的事情管好,不该管的事情不管?唯一的做法就是简政放权,政府部门列举权力清单,权力清单上没有的事,政府一律不能管,权力清单上列举的事政府必须管好。当然,简政放权、权力清单应该透明,还应该有更强大的力量去监督落实。权力关进笼子了才能不任性,权力不任性了,百姓才能走出“证明”的迷魂阵。

netease 本文来源:大河网 作者:张渝 朱琨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