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十问《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暂行规定》

发布时间:2015-06-04      来源: 人民网    点击:

 人民网北京6月3日电(潘婧瑶 实习生张香梅)中共中央办公厅近日下发《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其中不乏推广聘任制、明确任期制等亮点。

     这是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又一项重要举措。2012年4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发布,首次对事业单位改革进行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规定》是中央制定的第一个规范和加强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的党内法规,体现了中央关于干部人事工作的新精神新要求,吸收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新经验新成果,填补了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的制度空白。

    新规定出炉后将带来哪些新变化?事业单位领导人怎么选拔,任期多长?新规能否从根本上遏制一些事业单位中的贪腐、作风不正等乱象?对此,有关专家做出了解读。

    一问: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如何任用?

    区别情况 逐步加大聘任制推行力度

    《规定》指出,任用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区别不同情况实行选任制、委任制、聘任制。对行政领导人员,逐步加大聘任制推行力度。

    在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看来,新规中对于事业单位领导人员选拔的诸多细致要求,特别是加大聘任制推行力度,以及竞争(聘)上岗、公开选拔(聘)等,都旨在通过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

    “近些年来,一些事业单位管理层行政化、官僚化色彩比较浓重,事业单位领导与行政级别挂钩,一些人把事业单位的领导职务当做官位对待。” 竹立家说,在事业单位推行竞争(聘)上岗,加大聘任制推行力度,让领导职务与个人绩效挂钩,这就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

    二问:允许第三方选拔领导出于什么考虑?

    有利于事业单位去行政化

    在“选拔任用”章节,新规定在原先选人基础上,明确增加“也可以探索委托相关机构遴选等方式进行”。

    国家行政学院汪玉凯教授认为,这是参照企业做法推出的新举措,开辟了一条任用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新路径,打破了传统的以上级任用为主的做法,意义重大。

    他表示,此举至少带来两大“利好”:有助于事业单位市场化改革;有利于事业单位去行政化。

    三问:事业单位领导人员怎么配备?

    明确领导职数和岗位设置

    《规定》明确,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配备,必须严格按照核定或者批准的领导职数和岗位设置方案进行。

    对于领导超配问题,竹立家说,不仅仅是事业单位,所有的行政机构都是如此。一个大学七八个副校长的非常多,虽然我们认为这是超配,但现在并没有明确的标准,也就是说没有部门规定具体应该一正几副,所以学校说自己没有超配也无法反驳。编办有发放编制的权力,但没有核定编制的权力,所以现在很多单位跑到编办要人员、要编制的现象非常严重。应该出台相关的文件对这个问题作出明确规定。

    四问:事业单位领导人为何要有本科以上学历?

    保证事业单位整体水平

   《规定》明确指出,事业单位领导人员一般应当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

    竹立家表示,中国的事业单位大约有75%是由知识分子构成,25%为后勤管理人员,例如高校、医院、研究所、设计院等,都属于事业单位,“高知”的比例高。所以从事业单位的现状看,领导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一般都没问题。但在文件中明确这个要求,就从制度上保证了事业单位领导整体水平,这是对的,也是必要的。

    五问:事业单位领导用什么样的人?

    业界声誉好、群众威信高,“德才兼备”

    应该选怎样的人当领导,新规对此专章论述。其中,除了“政治素质好”、“组织领导能力强”之外,领导人员还应具备“业界声誉好”、“群众威信高”等基本条件。正职领导人员,应当具有驾驭全局的能力,善于抓班子带队伍,民主作风好。

    竹立家认为,“目前,我国有事业单位超过百万,在编人员也有3000多万,因为规模庞大,如何给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选任立标杆非常重要。”

    《规定》同时指出,事业单位领导人员有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组织人事纪律、工作纪律、财经纪律、廉洁从业纪律的,以及违反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且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等情形的,按照有关规定给予组织处理或者纪律处分;涉嫌违法犯罪的,按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相较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领导人员更需专业性。但是,领导的选拔任用应该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在竹立家看来,这则新规强调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德”,并且要求做到守法、廉洁和群众威信高,也是针对近年来发生在事业单位中的贪腐、作风不正等乱象,从根源进行把关。

    六问:事业领导干部工资怎么算?

    确定绩效工资水平 与职工平均收入水平保持合理关系

    《规定》在完善事业单位领导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方面做出了规定:根据事业单位类别,结合考核情况合理确定领导人员的绩效工资水平,使其收入与履职情况和单位长远发展相联系,与本单位职工的平均收入水平保持合理关系。

    竹立家介绍,目前事业单位领导收入按照两个系统确定,一个是行政系统,就是与行政机关一致的按级别确定的,另一个是职称系统,例如高级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等。文件的意思是按照绩效考核的方式确定领导的收入,就是说,如果业绩上去了,领导的收入也会增加。这个可以激发领导努力提高本单位业绩的热情,提高工作效率,是很好的政策,未来或许会出现一批高收入的事业单位领导。

    七问:事业领导干部任期多长,怎么退出?

    首次明确“任期制” 同一岗位任职不得超过10年

    《规定》第四章明确,“事业单位领导人员一般应当实行任期制。” 具体的规定为:每个任期一般为三至五年,在同一岗位连续任职一般不超过十年。

    “此前,我国对党政单位领导人员的任期有着较为明确的规定,但对于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任期要求相对模糊。”竹立家说。

    在分析新规这一条款的必要性时,竹立家指出,目前一些事业单位,特别是一些高校、科研院所的领导人员,长期任职现象普遍,干部交流不足,晋升渠道僵化,这导致了一些事业单位内部官僚化严重,进一步加剧事业单位的行政化色彩。

    汪玉凯教授则指出,任期制和退出机制都在解决领导人员能上不能下这个难题,“目的都是激活事业单位人事制度这盘棋”。之前,地方改革已做过相关探索,不过各地制定的任期年限不 一,免职条件也各有不同,“中央出台的方案则是明确了一个尺子,全国一盘棋”。

    八问:怎么评价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业绩?

    加强考核力度 扩大员工评价权重

    《规定》重点明确了考核评价,并要求积极推进分类考核,注意改进考核方法,简化程序,提高效率。

    “过去,事业单位内部也有相关考核,但部分走过场,考核结果无用处,这些现象普遍存在。”在竹立家看来,此次新规对于考核不合格的免职规定,措施明确且严厉,但是,考核规定的效果还需看执行力度。

    竹立家说,这份规定中的考核评价要求能否真正在事业单位生效,还需看考核科学化、客观化的程度,“考核不能领导说了算,应该扩大员工评价的权重。”

    九问:事业单位领导干不好怎么办?

    明确监督约束和免职、辞职制度

    根据《规定》,党委(党组)及纪检监察机关、组织(人事)部门、行业主管部门按照管理权限和职责分工,履行对事业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的监督责任。

    此外,《规定》明确实行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免职、辞职制度。事业单位领导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般应当免职:达到任职年龄界限或者退休年龄界限的;年度考核、任期考核被确定为不合格的,或者连续两年年度考核被确定为基本合格的;受到责任追究应当免职的;因工作需要或者其他原因应当免职的。

    “相较于党政机关领导干部,一直以来,对于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监管约束,缺乏较为明确详细的规章制度,监督机制较为松懈。”竹立家说,这份新规中对于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监督约束的相关规定,可谓是近年来比较全面的一次。

    在竹立家看来,包括选人用人、职业操守、廉洁自律、个人事项报告等,这些监督事项的提出,其实也是进一步明确了事业单位领导人员选拔和考核的具体标准。

    十问:《规定》出台有何深远意义?

    事业单位改革的“催化剂”

    汪玉凯教授指出,跟领导人员有关的人事制度改革,是一切改革最关键的环节之一。在今年事业单位改革的关键节点,《规定》出台,相当于注入了“催化剂”,有助于解决去行政化等事业单位改革的难题。

    人民日报评论文章指出,事业单位涉及民生方方面面,关乎人民幸福安康,关乎党的执政形象。各级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要结合地方和行业实际,以《管理规定》为基本依据,建立完善相关制度和规范,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工作,为推动公益事业更好更快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综合自人民日报、新京报、北京青年报、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