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中国政府网 :一照一码破除部门“权力密码”

发布时间:2015-06-05      来源: 中国政府网    点击:

一照一码破除部门“权力密码”
——
 
 来源:中国政府网
 
 
   
 
 
 
6月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实施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在注册登记时一次性免费发放统一代码和登记证(照)。
 
去年3月1日起,商事制度改革在全国全面实施。一年以来,多项措施在全国铺开。而其中,“三证合一”因涉及工商、质监、税务等多个部门,被视为改革中的“硬骨头”。截至2015年4月底,全国共有29个省份实施了“三证合一”,江苏省位列其中,此番,宿迁市将改革继续推进一步,将组织机构代码、税务登记号、营业执照注册号三个代码合并成一个社会信用代码,实现了“一张表格、一份材料、一套程序、一窗受理、一份档案、一照一码”。
 
此前各部门重复编码,易致“信息孤岛”
 
要实现“一照一码”,关键在于该用什么样的方法来编码。
 
对此,目前已试点的各个省市,方案不尽相同。在试点的厦门方案中,赋码方法是发改委建议的赋码规则,将9位的组织机构代码嵌入新的18位编码之中。不久前,北京石景山区也进行试点,将营业执照号、组织机构代码证号、税务登记证号整合,形成了24位码。
 
此轮宿迁改革,宿迁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局长耿静波介绍,他们采用“1位机构类型+6位行政区划+2位机构代码+8位主体顺序号+1位校验码”的18位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编码规则,其中8位主体顺序号分别由工商、编办、民政、司法、民宗、工会等赋码部门根据自身情况确定相应的编码规则。而后,18位码由电脑自动生成,避免部门垄断编码权,造成“二次赋码”。
 
耿静波说,此前,因为工商、税务、质监各部门都有自己的编码规则,部门间信息不统一。工商部门不知道企业的纳税情况,税务部门不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企业的信息在各个部门之间仍是“信息孤岛”。
 
“各部门之间重复编码、互不相通,既不能相互制约监督,也容易导致懒政和腐败,甚至会出现部门权力的垄断、扩张。而且,各部门在编码、赋码过程中,常常与该部门的行政审批以及各种非行政审批事项挂钩,还会出现权力暗箱增加社会负担。”宿迁市副市长冯岩说,“通过‘一照一码’改革,破除了部门权力的‘密码’,将各种权力暴露在阳光之下,暗箱操作变得不再可能。”
 
在宿迁市宿城区政务大厅,宿迁伟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法人王昌伟不到一小时就填完一份表格,有几十项数据,然后,拿着准备好的材料,统一交给一个办事窗口,没交任何费用。三天后,王昌伟就拿到了宿城区第一张“一照一码”营业执照。而在此之前,注册一个企业,得填上近200项数据,至少要花半个月,连身份证都要复印很多遍。
 
对于企业来说,“一照一码”不仅便利了注册,而且所有信息都能一码查询,注册信息、经营情况、违法记录、纳税记录,未来再与个人身份证号相关联,将构建覆盖全国的统一信用管理体系。
 
走出宿迁市,有的企业就遇到难题
 
截至目前,宿迁全市共有76家单位,包括53家市直部门和首批23家社会应用单位,直接参与了“一照一码”改革,其中80%以上单位的信息管理系统支持“一照一码”。该市要求,全市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金融保险等机构对企业提交的“一照一码”营业执照应予认可,不得以任何理由和条件要求企业提供“一照一码”执照外的其他证照,保障市场主体真正获得“改革红利”。
 
然而,走出宿迁市,有的企业就遇到了难题。“2/3的省建系统和国家系统仍然无法直接使用18位编码。”宿迁市工商局副局长张保平说。例如,宿迁市人行纪委书记陈华介绍,人民银行业务系统为总行与国家外管总局开发,市级政府无权修改系统,所以企业开户仍需提供组织机构代码。
 
目前,宿迁市只能规定,如因市外生产经营需要或其他特殊情况确需相关独立证照的,由市场主体凭“一照一码”营业执照直接向各相关部门审批窗口申请办理。这些单位同时接受老企业的组织机构代码证及新注册企业的18位商事登记号进行业务办理。“这种策略我们称为‘二路并行’,”冯岩表示,“克服改革阻力,还是需要国家顶层设计尽快出台,规范编码,提高认可度,使企业在‘一照一码’改革后从事各类业务更加便利。”
 
由一次性审批向全过程监管转变
 
“改革后,因为门槛大幅度降低,公司制企业注册数迅猛增长。”宿迁市工商局注册处并联审批窗口工作人员林雪梅感慨,因为业务量增加太多,上厕所都要小跑。
 
企业再不用过一道道审批坎,可如何监管呢?今年1月6日,宿迁市研发全国首个证照联动监管平台正式上线。该平台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联动制度为保障,通过实施分工监管、行业监管、协作监管,实现部门间信息实时传递和对接,从而形成纵横联动的管理链条。
 
平台自运行以来,各职能部门每天登陆平台查看工商部门发照信息,根据本部门工作职责,认领工作任务,履行监管职责,推送监管信息。“证照联动正式平台共分数据归集、警示管理、查询统计等6个功能模块,涉及联动参与部门49个。”耿静波说,目前,市级平台上传主体资格、行政处罚、日常监管信息已近7万条。
 
“放权不是放责,改革是在倒逼行政部门以市场主体为中心,把权力和精力向事中事后监管转移,承担起更大的责任。”冯岩说。(记者 肖伟光)
 
来源:人民日报
         
 
来源:中国政府网 作者: 肖伟光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