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人民网:减负1400亿 企业为啥还憋屈

发布时间:2015-06-06      来源: 人民网    点击:

原标题:减负1400亿 企业为啥还憋屈(经济聚焦)强制性行政审批中介服务费已成突出问题,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现象仍时有发生

  蔡华伟绘

  本报北京6月4日电 (记者王政)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今天发布的第三方评估报告显示,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涉企收费管理减轻企业负担的通知》(以下简称30号文件)颁布一年来,中央和地方取消、停征、减免的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项目超过600项,每年可减轻企业负担超过1400亿元。

  评估称,作为落实30号文件的最重要成果之一,建立目录清单制度给涉企收费套上了“金箍圈”。据统计,全国和31个省区市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清单均已在2015年1月底前对外公布。其中,全国政府性基金25项,全国性及中央部门和单位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85项,各省区市设立的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0—25项不等。

  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中央层面实施取消或暂停征收企业12项收费,对小微企业免征47项收费等多项措施,每年可减轻企业负担400多亿元;各地区取消、停征、减免的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项目共计600余项,每年可减轻企业负担超过1000亿元。

  此外,30号文件印发后,负担调查和举报机制得到强化,企业反映问题有了新的通道;专项治理和督查工作,也有效规范了一些重点领域的涉企收费行为。如进出口领域经营服务性收费项目明显减少,涉及能源资源的乱收费得到有效遏制,银行机构在清单管理、收费公开方面有了改善。各省区市结合区域实际开展收费整治,也取得了明显成效,山西、内蒙古等多个省份煤炭企业反映收费项目大幅压缩,过路过桥费明显减少,企业负担得到缓解。

  但是,评估报告指出,由于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多,对一些领域和地区涉企收费问题的反映更加强烈,需要在落实30号文件过程中进一步加以改进和完善。

  企业反映的问题主要有:一是个别部门和地区涉企收费存在公示不到位、不彻底现象,距离“明明白白”缴费目标还存在一定差距,影响了清单公示的效果。二是部分收费项目需要进一步改革规范。尤其是隐性及强制性质的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收费已成为加重企业负担的突出问题。三是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现象仍时有发生。个别地区和部门违规设立收费项目,借大型活动、公益慈善等名义要求企业捐赠赞助,强制企业订购报纸杂志等现象仍然存在;还有个别地区设立了服务重点行业的机构,要求企业承担本应由财政承担的管理工作经费。四是涉及垄断领域的收费行为有待整治。企业认为银行收费不够透明,“七不准、四公开”规定没有真正得到落实。贷款时仍变相征收咨询费、顾问费、培训费等各种名目的费用,没有土地抵押的企业必须通过担保公司缴纳高达2%—5%的担保费。企业还反映,电力、港口、进出口等领域存在垄断收费现象。此外,用工成本上升也是企业反映较多的问题,企业认为当前“五险一金”负担较重,占企业用工成本的比例高达40%—50%,强烈呼吁国家降低部分险种的费率。

  评估报告建议,当前减轻企业负担工作已经到了深水区,要与推进简政放权、激发企业活力、体制机制建设更加紧密的结合,一是要尽快完善收费目录清单制度并落地。二是要继续减免或取消不合理的收费项目,清理整治中介服务收费,禁止各类中介机构依托行政职权向企业强制或变相开展经营性服务,破除各种指定服务机构实施的垄断行为。三是要加快出台保护企业权益的法律法规。四是要强化联席会议机制作用,建立减轻企业负担长效机制。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