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政放权是消除各类“奇葩”证明的有力举措
发布时间:2015-06-21 来源: 感谢雨子墨投稿 点击:
次
最近,为贯彻落实李克强总理重要批示,公安部、外交部、国家旅游局针对社会反映强烈的“证明多”、“证明繁”问题,立即研究制订一系列简政放权措施,解决类似“你妈是你妈”的许多荒唐证明问题,为群众服务,方便群众办事。(人民网 6月18日)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少同志可能会遇到这样的现象,就像医疗行业针对护士的描述有过这样的段子:“医生一个屁,护士跑断气”。虽然没得这么夸张,但是确实存在着不少“有人动个嘴,百姓跑断腿”的普遍现象。
某些单位录取新人,要社区开具“人品证明”;有人去做人流手术,需要证明是“自愿的”;摔伤申办保险,可能要出具“非打架斗殴受伤”证明;医保报销,有时要证明“自己扭伤脚脖子”;去某些银行换残币,要有“非故意烧毁钱币”证明;申请开出租车,要证明“3年内没有重大交通事故”……
今日,公安部、外交部、国家旅游局针对社会反映强烈的“证明多”、“证明繁”问题,三部门负责人进行了公开表态,回应了群众关切的问题。比如,公安部已部署各地认真清理本地有关户籍证件使用管理的政策规定,全面梳理证明的种类,该取消的要取消,该合并的要合并,必不可少的证明要清楚告知。外交部也表示,继续全方位开展工作,本着相互尊重主权、求同存异、平等互惠的原则,与有关国家积极沟通磋商,推动外方对中国公民实行更加便捷的签证政策,提供更多便利。
众所周知,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李克强总理曾经多次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也强调,我们政府要把加快转变职能、简政放权作为本届政府开门第一件大事。两年多来,各地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大幅减少行政审批事项,也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行政审批事项先后取消了好几百项,可是我们的政府职能部门在简政放权的路上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虽然简政放权,有利于打造阳光型政府,有利于提升行政管理水平,有利于加快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而行政审批是政府实施行政管理最直接的体现。但行政审批制度若是不下放,民众面临的就是办事程序繁琐、效率不高,同时腐败也极易滋生。
但如果行政审批权下放,政府转变了职能,还权于民,让人民群众就会在权利下放中得到改革的实惠,建立起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同时,权利的下放,还会减少办事程序,解决职能交叉、权责不清、互相推诿扯皮等问题,让民众少走“冤枉路”,提高办事效率,让办事程度更加清楚,当然腐败也不易滋生。
那么如何落实李克强总理的批示,简政放权,优化服务,坚决砍掉那些繁杂过滥的证明?第一,加大改革的力度,首先清理和整顿收费过高的繁杂证明;第二,要整合流程,比如老百姓出境游,它涉及到外交部门、公安部门、旅游部门,对此可进行流程优化,给老百姓最大限度提供便捷方便的服务。第三,介入信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根本上改变我们的方式。如此看来,简政放权是消除各类“奇葩”证明的有力举措。(文/雨子墨)
(责任编辑:郑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