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7月21日03:4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字号
本报呼和浩特7月20日电 (记者赵兵)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以简政放权为核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有效释放了市场活力,推动了政府管理的创新。
包头市通过精简审批事项、转变政府职能,管住政府“闲不住的手”。一方面,对市级原269项审批事项进行清理,保留43项、取消或暂缓执行118项、下放68项,精简幅度达84%;另一方面,对国家和自治区下放的116项审批事项进行梳理,市级承接21项,下放到旗县区19项,取消76项。
为进一步激活市场活力,包头市建立了15大类100项投资领域负面清单,其中限制类52项、禁止类48项,清单之外的投资项目一律实行备案制度。市场准入条件放宽的同时,监管力度不减反增。包头市建立了工商登记信息网上推送和监管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和监管;组建市场监管局和市场综合执法稽查队伍,加大执法力度……
与此同时,加强对部门审批权力的监管。包头市已对43项审批事项全面实现全流程电子化审批与监管,并推行“网上行政审批电子印章”,有效遏制了行政审批事项“两头办理、体外循环”;建立了行政审批倒查机制,防止行政审批“不作为”“乱作为”甚至腐败行为的发生。
为提升服务效能,包头市、县两级均成立了政务服务中心,57项便民事项都可在政务服务中心办理。
行政审批改革节省的不仅是时间,更是经济成本。包头市大幅压缩行政事业性收费,收费项目从85项减少到40项,每年为企业和群众减轻负担6000多万元。(相关报道见第六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