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65次“简政放权”释放改革决心

发布时间:2015-08-04      来源: 法治宣传网-感谢作者投稿    点击:

昨天(8月2日),中国政府网发表文章表示,在上周五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是李克强自2013年担任总理以来主持召开的第100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在新华社播发的100篇新闻通稿中,“简政放权”4个字出现了65次,会议涉及40多项议题均与简证放权直接相关。此外,数据显示,在这100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中,降税减负、环境保护、医疗卫生、棚户区改造等多项议题也分别出现了至少一二十次。(8月3日京华时报)
100次国务院会议,“简政放权”出现65次,涉及议题40多项,这说明了什么?简单而直观的数据,直白的告诉公众,“简政放权”在十八大以来政府施政中的重心地位,推进“简政放权”对于李克强总理为首的中央政府改革、决策和实施者来说,势在必行。
其实不看这些数据,即使从对历次国务院会议的粗浅记忆中也能感知,李克强总理对“简政放权”的提及频率之高。国务院会议如是,地方各级政府会议更是如此,“简政放权”已是十八大以来政府转变职能、破力改革、砥砺前行、推进政府行政体制机制改革的核心举措。65次“简政放权”释放的是中央的改革决心,彰显的是中央的改革意志,符合历史发展大势,契合经济社会民生现实需求,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转型升级所必然要进行的改革。
为什么要进行大力的“简政放权”?这说明两点。一是当前各级政府行政服务不够“简便”,程序太复杂、流程太多、环节太多、手续太多、办事程序设置不合理、不科学、不便民。从近来不少媒体曝光的某某人为了迁户口,得开一个婚姻证明,竟然来回在多地跑了几次,前后花费巨大,心疲力竭,证明还是没办下来。至于“证明我是我”、“我妈是我妈”之类的“奇葩证明”更是不胜枚举。不少办事群众无奈的感慨,虽说反腐风暴之下,一些政府办事人员再不敢如以往一样明目张胆的索要“好处”,收敛了很多,但还是有不少工作人员故意刁难,“脸不难看,门不难进,事却同样难办”,一些地方为了少麻烦,办事机构相互推诿,不愿、害怕担责,人为设置障碍,让群众来回跑。二是审批权力集中在上级部门,窗口或基层服务平台无权办理,无形之中增加了办事环节,给群众增加了不必要的麻烦,开一个证明,则需要下一个单位或上级部门开另一个证明来证明,陷入没完没了的“证明证明”的循环。
推进简政放权就是要终结这一怪象,改变政府行政效率低下的尴尬现实,提升政府行政服务水平的质的飞跃,让群众真正感受到办事的便利,让社会获得“简政放权”改革的“红利”,激发全社会更为广泛强大持久的创新创造活力,既减轻政府行政服务成本,又节约全社会创业经营成本。当前,简政放权已经进入深水区,势必会碰到不少“拉路虎”、“硬骨头”,各级地方必须破力前行,落实主体责任,督促推进,层层施压,尤须注意“简而不放”、“放而不管”的现象,坚持“放管结合”、科学简放、因地制宜,确保“简政放权”实现如期效果。
 
 








  作者: 伍文胥联系电话:
13458011077
地址:四川省三台县乐加乡人民政府
邮箱:621114
邮编:wugw5.ok@163.com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