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一步,简政放权不仅激发经济和社会的更大活力,更带来政府管理方式的变化,提高政府效能,推动政府向服务型、法治型、廉洁型政府转变。(8月10日新华网)
十八大以来政府报告和历次国务院会议上最频繁出现的词汇莫过于简政放权。在今年以来的多次国务院会议上,李克经总理多次提到加快推进简政放权,凸显了这一工作在当前政府总体工作中的重心地位,更彰显了政府在推进简政放权方面的迫切性与决心。
简政放权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举措。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政府的职能需要也随之发生变化,固有的模式已经很难适应现实和未来的发展需要。这与改革开放后在行政体制与经济体制等方面的改革是同样的道理。当前,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关键转型期,持续三十年的高速发展模式必须得到质的提升与转变,从注重经济发展速度转变到速度与质量兼顾,这就在客观上要求全社会包括政府、市场、企业从适应未来发展形势出发,对自身体制、机制作出改革。首先要认清形势,选定目标;其次列出改革清单、推进实施;最后,边改革边调整边适应边发展,在发展中不断完善体制机制,从而发展出一套适应未来形势的模式。
简政放权将真正击破行政体制机制的僵化局面和束缚。过去,基于生产力低下的根本原因,计划经济模式留下的体制机制仍在发挥作用,“大政府”的角色定位相当浓厚,这既是适应生产力现状的需要,又是市场经济不发达的印证。随着中国经济从大到强的转变正在加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政府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将遭遇挑战,作为执政党非常清楚这一点,敏锐的意识到必须及早作出战略抉择,通过行政体制改革,改变政府管理方式,提高政府效能,向服务型、法治型、廉洁型政府转变,这是提升政府治理国家能力现代化的根本举措,政府的职能更多由主导、参与转向服务、管理。
简政放权是一盘多赢的大棋。简政放权不是单纯的行政体制改革,必须以问题为导向,以适应建设服务型、法治型、廉洁型政府为根本宗旨,以最大激发市场发展自由度与活力、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给群众办事最大便利为根本目的。推进简政放权,需协调各方复杂利益关系,能过简与放,让政府与市场职能角色重新得到科学合理化调整,受益的是多方,政府行政效能、公共服务水平、法治水平显著提升,市场主体获得更公平、更自由、更宽松的发展环境,企业的经营、创造成本大大降低,群众由此获得更高效更简便的公共行政服务。
作者: 伍文胥
联系电话:
13458011077
地址:四川省三台县乐加乡人民政府
邮箱:
621114
邮编:
wugw5.o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