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简政放权—制度新、管理严、思想根本发生改变

发布时间:2015-08-12      来源: 法治宣传网-感谢作者投稿    点击:

作为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一步,简政放权不仅激发经济和社会的更大活力,更带来政府管理方式的变化,提高政府效能,推动政府向服务型、法治型、廉洁型政府转变。(8月10日  凤凰网)
全面深化改革作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之一,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次被党和国家领导人、领导集体在各个场合的讲话中谈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推动“三农”问题的进一步解决;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都需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实现党的制度建设改革。全面深化改革如一股中坚力量,贯穿在“四个全面”的始终。简政放权,不仅能够强化政府对市场与社会的服务职能,更能“晒出”政府职权。各地各级政府面对简政放权,相应推出了远程视频联审方式,政府主动“跑起来”,大大提升了政府行政效能,真正将“走基层,解难事,办实事”脚踏实地的凸显了出来。
思想根本要形成转变。“为人民服务”,大多数老百姓评价部分政府官员,都与这五个字靠不上边,老百姓眼中的部分干部身上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吃拿卡要,上班来迟走早,对待百姓缺乏耐心,处理问题缺少办法,官僚气息重,等级思想严,常年深居办公大楼,难得一次走入基层,接接地气,沾沾泥土。而简政放权的推行,就是在要求干部们主动“跑腿”,让老百姓办事少跑空趟,少些麻烦,真正摒除“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的现象。简政放权的推行,就是在拔除政府单位内的官僚思想,懒惰习气,让机关干部们能够从实践亲躬之中转变“高人一等”的思想,俯下身去,沉下心去,与百姓打成一片,熟知百姓事,善解百姓忧。
行政制度要不断创新完善。简政放权,是一次明确政府权力边界的重大之举,不仅要实现方便百姓办事的实际效用,更是一次对行政制度的大检验,大挑战。制度作为简政过程中老百姓办事的各个环节是否还存在漏洞、政府的采购行为、机关干部的管理考核等问题的把关“法器”,其重要地位可见一斑。全面深化改革在不断推进,制度是否还能跟上改革的趟,这就要求行政机关因地制宜,不断创新完善,堵住权力的漏洞,为行政机构的各项事务的顺利推动形成有力保障。
干部管理要闻声见效严格以待。机关干部的工作作风是影响整个政府机关形象的重要标志,干部是否在为民服务,是否在恪尽职守,是否能够尽职履职,是否在面对问题时敢于担当,都是被老百姓看在了眼里,记在了心里。老百姓评价部分机关干部管理,总是用“雷声大雨点小”或者是“上下一气,互相包庇”来形容,足以看出,老百姓在充分的发挥对党员干部的监督作用,也表现出百姓对部分干部的工作作风还不满意,也同时在体现老百姓对机关干部管理的关心。机关中不乏“老好人”的存在,面对干部中出现的“四风”问题不敢直言,不敢管理。这不仅造成了不良工作风气的“四处弥漫”,更影响了职能部门在百姓心中的形象。加强干部管理,完善管理制度,对干部中上班不在状态、来迟走早、不履职、不尽责等现象不仅要严打,还要通报典型,形成示范。金杯银杯都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只有行政机关将干部管理制度落到实处,掷地有声,从内而外作风严谨,形成良好的工作状态,才能推动各项事务的高效运行。

(笔者:岑潸)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