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即将向全国铺开,站在转隶的十字路口,向左走、向右走?
来源:微信公众号 监察委前沿
面对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即将向全国铺开,我不禁想到电影《向左走 向右走》中孙燕姿演唱的插曲《遇见》,这与反贪反渎干警即将面临的监察体制改革试点推开何其相似,推开,意味着反贪反渎两个职务犯罪侦查部门即将永远的与我们告别,我们向左走向反腐败的新体制新时代,而这两个曾经反腐成绩斐然的部门向右走进了历史的印记。对深爱这份职业的人而言,似如与自己曾经心爱的人背对背走向左右两个不同的世界。
听见 冬天的离开
我在某年某月 醒过来
我想 我等 我期待
未来却不能理智安排
阴天 傍晚 车窗外
未来有一个人在等待
向左 向右 向前看
爱要拐几个弯才来
我遇见谁 会有怎样的对白
我等的人 他在多远的未来
我听见风来自地铁和人海
我排着队 拿着爱的号码牌
我往前飞 飞过一片时间海
我们也常在爱情里受伤害
我看着路 梦的入口有点窄
我遇见你是最美的意外
终有一天 我的谜底会揭开
…………
本次十九大,不论是十九大报告,还是十九大相关新闻发言会,都表明,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即将面向全国推开。同时,本次十九大,新一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领导班子全部到位,监察体制改革必将成为新一届中央纪委的工作重点,这是我国通过反腐败体制改革巩固反腐败成果并推进反腐败工作深入发展的重大举措,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部分,包括了法律、制度等多个方面问题。
监察体制改革过程中,中央纪委官网多次发文强调,监察体制改革属于国家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部分,不是一次普通的机构调整和机构整合,监察委员会履行国家监察权,监察权既不同于行政权也不同于司法权,是在我国传统监察权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反腐败实际情况进行的再完善、再深化、再发展,属于党和国家监督权全面有效实现的有机组成部分,也即巡视监督、派驻监督、监察监督分工配合,各司其职,实现对全体党员、国家公职人员监督无死角。
十九大提出关于监察体制改革相关事项的定位说明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对遏制腐败、从严治党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正因为改革效果初显,改革就更不能停步,不能为了小问题的纠结影响到大方向的推进,正如中纪委官网所说,改革不是学术研究、不是争论不休,更不是一次改革就实现面面俱到,改革是对症下药、是探索的前提下不断解决问题,更需要快、准、稳的勇气。
当然,监察体制改革铺开在即(你以为推开是某个点,其实它却是一个过程),很多非试点地区检察机关的同志面对改革,既期盼、激动、兴奋,也担心、迷茫、犹疑,站在十字路口,到底该向左还是向右?如果改革推开,对涉及到人员,你们会不会还有改革横空出世的感觉,会不会激动的夜不能寐、担心的吃不好饭、期盼的总是发呆,因为这涉及到每一个改革中人员的切身利益与自身价值的再实现,改革是必然的是谁也改变不了的客观实际,还是以最平常的心去对待,努力过用心过,无愧于心就好。
其实,对试点地区以及尚未转隶地区的两反人员来说,面对转隶向左或向右的选择不过是一个伪命题,因为党员干部要接受党和国家安排及召唤,个人意志要服务服从国家意志。尽管如此,笔者仍想在这里简单谈谈监察体制改革转隶如何选择的问题。
检察人员面对转隶时应该思考三个方面:
首先,是从事一份既涉及法律,也涉及纪律,同时还涉及其他领域相关知识的工作,还是从事比较纯粹的法律工作?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司法机关的一部分,以法律工作为主,较为纯粹。但是监察委员会,特别是与纪委合署办公前提下,法律工作只是所有工作中的一部分,工作比较庞杂和琐碎,对检察人员来说,需要重新学习和适应,原有的以刑法为主的专业知识并不具有完全的优势。这就相当于以前在检察机关积累的资历归零,在监察委工作的前提下,还是需要从新开始,以能力和工作实绩来获得认可。
其次,是从事相对封闭的办案工作,主要接触公安、法院等特定机关,还是要从事较为面广的对外工作,很多单位、机构等都要涉及?
检察机关由于定位和性质,接触的单位和对象具有特定性,相对较窄。而纪委、监察委这种合署办公体制下,工作中由于既要监督,还要反腐败,因此,接触的单位非常广泛,具有较强的对外交际能力和协调能力显得非常重要,这就要看个人的性格、认识、情商等方面。
再次,从纯职务犯罪侦查工作到办案与材料等相结合的工作转变,你是否有心理准备和较强的文字综合能力?
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工作由于法律规定和工作属性,接触的文字综合工作相对占比较小。但是纪委、监察委对程序的要求更加严格,工作面更加广泛,撰写各类材料是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你要问问自己否有较强的文字材料能力,有较强的机关行政事务处理能力,如果有,那适应将会更快,工作将会更加得心应手。
检察人员面转隶时应该想到的几个原则:
首先,就转隶安排而言。改革推开必然是以试点的成功经验为基础,因此,在转隶条件的设置和程序的安排上,必然是以地方为主,特别是以省级区域的总体方案为主,就类似司法体制改革方案一样,总的原则下,各地结合实际制定方案,所以,改革中,首先应该关注本地省市的相关安排,其他地方只具有参考性,并不具有统一性。
其次,就转隶待遇而言。以前的成绩并不必然代表未来的成绩,从试点地区情况来看,转隶对待遇而言,采取的是待遇保留的方式,包括行政职级和工资福利,都是平行转移,但是职级保留的同时职务的安排则各有不同,毕竟要根据各地机构和人员情况确定。同时,可能党政机关与司法机关在福利待遇上会有一定的差异,例如相关津补贴问题,这些应该都会留在试点推开后统一解决。改革就意味着涨工资的观点是不正确的,改革应会是合理统一设置相应待遇,做到责任与待遇相统一。
再次,就转隶工作安排而言。监察委员会履行国家监察权,因此,不能再用原来的反贪反对渎的工作思维或者纪律检查工作的思维去对待监察委员会工作,而是从检察和纪律思维向更加全面综合的监察思维转变,要会综合运用纪律、法律、政策等的工作模式,要实现法言法语和纪言纪语向监言监语的转变。这是一个较难的适应过程,要做好全面的心理和知识准备。
总之,如果有人要问站在转隶的十字路口,到底是转是留,我的观点是:你是看重眼前的利益,还是看重长远的发展?一切应服从党和国家的安排,党和国家把未来反腐败大任交给我们,是一份希望、一份责任、一份担当,这是每个党员干部特别是从事反腐败工作的党员干部所应该具有的品格。十九大开启了中国梦快步实现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反腐的决心和力度更是让我们充满信心和希望,能在祖国发展强盛的过程中,为国家反腐败事业尽一份力、一份心、一生情,更是我们的荣耀和无悔的记忆。中纪委曾刊文说到,选人用人唯贤唯能,不论五湖四海只要有能力、有毅力一定会在反腐败岗位上实现自身的价值。
当然,还是要补充一下,纪委、监察委合署办公,政治地位是比较高的,接触面广,对外交流的机会多,人员也会流动较快,反腐败且自身能力强还廉洁的干部,将会是用人的一个导向。对于工作不久的年轻人,特别是未入员额的年轻人,有能力有毅力有信心的,未来路还长,转隶将会为你开启一条新的路,努力奋斗将会有更多机会;对于工作一定时间的办案骨干,有能力肯吃苦适应强,到哪里都是骨干,更不用担心,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除非你沉浸在过去总是计较抱怨;对于年纪较大的同志,如果有的选择,可以好好考虑是平平稳稳到老,还是投入到新的天地发挥余热,就看你还没有那份激情,多年的经历更应该会平静对待各种大风大浪。
此外,检察机关作为司法机关,其采取员额制后,收入的增长是稳定和可见的,与尚未建立相应工资待遇体系的监察委员会相比而言,收入这块更加确定,如果你觉得你非常缺钱,比要还房贷、还车贷等等,每天都是赚钱还钱,那可以好好考虑下,是否投身监察反腐事业,等待最终福利待遇的揭晓。
梁启超先生说过:“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侠之小者,为友为邻。”,转隶属人员在内心应该永远将自己看做法治反腐的大侠,不管转隶与否,应当保有四种心态:
一是大局意识。习近平同志提出,党员干部要有四种意识,其中就包括大局意识,其实大到国家小到家庭,大局意识都相当重要。《三国演义》第一回中:“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分腐败力量长期分散,无法集约高效运转,作为办案人员,有时感觉即使是孙悟空,办案中也常常感觉力不从心,不论是如公安侦查一般的信息化支撑、还是上下左右联动的高效化协作等,都是我们追求的目标。《系辞传》中提到:“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需求引发需要,这时就需要集中力量开展反腐,国家整合反腐力量是顺应现实需要,对反贪检察官来说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如何面对改革大势,如何施展自己所长,只有投身改革才会有所知道,我们不说苦尽甘来,但求苦有所获,对个人而言,反腐败也应是一种情怀,不仅仅是一个工作。
二是保持专业。古天乐主演的《反贪风暴2》里,廉政公署调查主任陆志康在办案过程中,对下属说,我们要相信自己,因为我们够专业。即将转隶的反贪检察官也一样,要相信自己、要有自信,因为我们够专业,所以面对变革我们无所畏惧。不论是这些年检察机关开展的规范化取证、精细化初查、专业化审讯、信息化依托、集约化办案等工作,还是增强办案人员的素能要求,都使基层一线人员现代化办案素养有了新的提高,我们或许没有韩国检察官那么潇洒,或许没有香港廉署那么权威,或许我们没有新加坡贪污调查局那么强势,或许我们有很多不足,但是我们已经适应规范专业现代的办案模式,这是我们的优势我们需要继续保持下去,用我们的专业服务和促进反腐变革。监察体制改革中,国家试点反贪机构和人员整体转隶,说明了国家对我们专业能力和职业操守的肯定,所以我们更需要一以贯之保持自己的专业素养。
三是监察思维。作为职业反腐人员,或许工作中有这样的体会,案子移送审查起诉后,公诉经常会给案子提出各种问题,在他们看来这是站在法律的立场上提出的;案子移送法院后,法院也会提出一些要求,在他们看来这也是站在法律立场上提出的。难道我们就不是站在法律立场上办案,当然公诉法院对证据的需求是完美的,他们是站在欣赏者的角度看作品,而办理腐败案件则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达到法律所提出的各项要求,有罪证据也好、无罪证据也好,我们永远是走在追求完美的路上,是在创作一件作品,办案人员现在是法律人,受过正规法学教育,必须通过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难道你能说厨师就不是美食家了,一个没有美食品味的厨师又如何能做出让品尝者称赞的美食。监察体制改革,也是法治反腐的需要,因此,不论到哪里,不论以何种方式反腐,我们办案都要以法律思维为指引,以监察思维为总体,懂纪律、懂法律、懂政策、懂实践,以监察监督的方式实现法律在所有领域的无死角。
四是谦虚谨慎。韩愈说过:“术业有专攻,闻道有先后。”既然改革是整合监察、预防腐败、反贪(渎)职能,说明大家各有所长,各具优势,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学习,取长补短。从事反腐的法律人可以有傲骨,不可以有傲气,歌曲不是唱到:“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合并,就意味着融合,古人云:“树之以德,导之以理,天下甫定,穆穆熙熙。”谦虚对待不同的群体,重视不同的工作,学习不同的优点,如果有能力,那必然天生具有极强的学习能力,涉及人身自由有罪无罪的案件都能办好,就更要在保持自身专业素养和法律思维的同时,不断的学习各种知识,强化综合能力,谨慎对待每一个新的问题和新的工作,转隶后定将在新的反腐格局中游刃有余,同时也能促进反腐力量的融合,正如郑板桥《竹石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