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监察机关与司法机关的三大差异

发布时间:2017-12-08      来源: 浙江省纪委省监委网站    点击:

来源: 浙江省纪委省监委网站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走中国特色监察道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创制之举,是对国家政治体制、政治权力、政治关系的重大调整,是国家监督制度的顶层设计。新组建的监察委员会,既不是司法机关,也不是行政机关,而是代表党和国家行使监督权的专责机关,其实质是国家反腐败工作机构。

 

监察体制改革之前,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一府两院”的权力结构中,监察组织隶属政府,国家监督职能是通过行政权派生的监察权、检察权派生的侦查权来实现的。而监察体制改革,就是要改变监督权的配置模式,将行政权中的监察权、检察权中的侦查权分离出来,提升整合为统一的监督权;监察机关独立于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之外,是履行国家监督职能的专门机关。

 

通过监察体制改革,原来由检察机关行使的侦查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等职务犯罪的职能,整合至监察机关,由监察机关对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进行调查并作出处置。职能的转移整合,不代表侦查权可以和调查权划等号,更不能简单说监察机关就是司法机关。无论是职责定位、法律依据还是领导体制,二者都存在本质区别。

 

首先,监察机关实质是国家反腐败工作机构,其职责是监督、调查、处置,专门调查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其监察对象是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规范的是特殊主体的特殊行为。司法机关是针对一般对象、一般行为的法律实施机关,调整所有法律主体违反相应法律法规的行为。

 

其次,监察机关调查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适用国家监察法,案件移送检察机关后适用刑事诉讼法。由于反腐败所涉及的重大职务犯罪不同于一般的刑事犯罪,国家监察法也因此不能等同于刑事诉讼法,调查也就不能等同于侦查,所以不能将一般的对刑事犯罪的侦查等同于对腐败、贪污贿赂这种违法犯罪的调查。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区别在于,监察机关和司法机关的领导体制不同。监察体制改革的目的在于加强党对反腐败工作的统一领导。党对监察工作的领导,实行党委统一领导下纪委、监委合署办公,履行纪检、监察两项职能的体制,从组织形式和职能定位上实现党对监察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案件从初核、立案到采取留置措施、提出处置意见和审查意见等事项都必须报党委同意。党对司法工作的领导,主要通过各级党委政法委这个党委工作部门来协调司法机关,并通过在司法机关设立党组的形式,实现地方党委对司法机关的领导。党委不讨论、不干涉个案处理,不影响司法权的依法独立行使。

 

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必须牢牢把握国家监察的性质特点。试点中,浙江省既不简单套用司法机关的强制措施,也不另搞一套侦查体系,而是始终坚守“监督、调查、处置”的职能定位,着力构建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推动形成具有监委特点的“监言监语”制度框架,在更高层面上实现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党的纪律检查与国家监察有机统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责任编辑:总编办)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