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3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建立档案数据库是预防档案造假的一剂良药

发布时间:2016-02-02      来源: 法治宣传网感谢作者投稿    点击:

 13岁参军、11次篡改档案、跨两省5地造假……近年来干部履历造假的情况屡被曝光,“三龄两历一身份”成为一些干部随意篡改涂描的对象。中央组织部近日通报称,在省管干部档案专项审核中,420人因档案造假受到组织处理或纪律处分,186人因档案问题被记录在案,未查清前不得提拔或重用。(1月29日,《京华时报》)
2014年中央巡视组两轮巡视整改情况中,巡视涉及的20个省份中15个省份的整改通报提及整治干部档案造假,其中河北处理了11名身份造假的干部。
2015年中央组织部通报称,在省管干部档案专项审核中,420人因档案造假受到组织处理或纪律处分,186人因档案问题被记录在案。
 对比2014年11名身份造假干部,2015年420人确实是个较大数目,而且还有186人记录在案。这一方面凸显了中央重拳出击整治干部档案造假现象的决心,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干部档案造假已泛滥成灾。
2014年,专家指出,档案管理疏松、纠错机制缺乏、造假成本低是干部档案造假的主要原因。因此,有专家建议,建立干部档案数据库并全国联网,即使干部异地交流也能实现查询。但就目前来看,这个数据库并没有如2014年所说的那样建立起来,档案造假现象依然屡被曝光。因此有人建议对造假者一经查实必须严厉查处,更要追究默许、参与或帮助造假者的责任。
笔者认为,严厉查处不失为一个预防干部档案造假的好办法,但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刑法处罚够严吧,它的违法成本不低吧,可知法犯法的人仍然屡禁不止。
省管干部档案专项审核都查出这么多档案造假者,更不用说还没进行专项审核的市、县两级和中央单位。因此,必须坚持干部档案任前审核制度,坚决落实“凡提必审、凡转必审、凡进必审”;必须积极推进公职人员档案数字化建设,实现干部档案管理工作由传统管理模式向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转变,着力构建“不敢造假、不能造假、不想造假”的长效机制。(文/云子涧)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