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司法的小小任性,代价却是社会的人性冷漠,或许不是冷漠是恐惧!

发布时间:2023-04-05      来源: 鱼小跃呀    点击:

 

司法的小小任性,代价却是社会的人性冷漠,或许不是冷漠是恐惧!

长沙某某老人晨练摔倒,四十分钟内一共路过了四十九个人,但是却没有一个人选择上前救助。

看到这个新闻,我是并不奇怪的,这个老人是在第五十个人那里获得帮助,只不过最终还是为时已晚,不幸离世。

发生这样的事情也是完全不奇怪的,早在许多年前扶不扶就已经是一个广为人知的社会问题了。

某一年的小品,关于这个也是众说纷纭,小品中的老人只有在面对铁证如山的时候,才想起来自己是自己摔倒的,倘若没有铁证,那么小品中的人还能自证清白吗?他要付出的是什么?我来告诉你是血的代价,甚至是被诬告。

 
 
 
 
 

起因是由当年的彭宇案引起的,法官的一句:“不是你撞的,你为什么要扶”从那一刻开始,潘多拉宝盒已经被打开了,人性之恐惧充斥人间。

见义勇为是传统的美德,有时候我也看某些历史,有些王朝就有很有趣的法令,关于见义勇为的要么是强迫,要么是奖励,反正社会都是在引导人见义勇为,勇于救人。

现在的法治社会却不一样了,不仅不会得到奖励和美名,反而要面临种种问题。

最简单的问题那就是见义勇为被讹诈,利用人性之善来作恶是最大的恶,可是这样的人却越来越多了,比如前段时间我看了一个很有趣的新闻,某某男人听到有女性呼救上前去救助,结果那人却是女性的男朋友。

最后的结果是反而他摊上了麻烦,不仅不是见义勇为的英雄,反而是故意伤人的罪犯。

这样的事情其实太多太多了,能够暴露在网上的就已经可见一斑了,那些没有暴露的,不知道要承受多少的苦楚,不知道要多少人心凉。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冷漠?那四十九人有错吗?在我看来他们没有错,他们都是普通的人,他们的背后都有一个普通的家庭,一旦摊上这样的事情,他们也将万劫不复。

时间成本,金钱成本,家庭压力,都肩负在他们的身上,出了什么问题,他们一家老小该怎么活?

不是所有人都是开大奔的,并不是所有人的家里都有家财万贯,大多数都是平凡的普通人。

他们面临这个社会只能小心翼翼的,不能做错任何一点,一旦做错就将万劫不复。

这才是冷漠的根源,根源的更深处就是所谓的社会信任体系的崩塌,人性其实都是自私的,有好处便去做,没有好处便不做。

孔子都深信这一点,古时候鲁国有政策,凡是鲁国人被别国抓取奴隶出钱赎回来,就可以领取官府的赏金。

 
 
 
 

孔子的徒弟子贡花钱救人,但是他为了美名却拒绝领取官府的赏金,孔子得知之后,不仅没有赞赏徒弟,救人不图回报,反而对他是一顿斥责。

因为子贡是一个有名望的人,他一旦这样引导,那么社会就会认为把自己国的人赎回来不领取,赏金就是一种高尚的行为,领取就是一种卑劣的行为。

那么大多数普通的鲁国人便不会去这样做了,那么更多沦为奴隶的鲁国人便不会获救。

其实这个道理很浅显,可是很多人就不懂,司法体系更是不懂,司法的一时任性 让人心里的恐惧去之不散。

那么信任还能恢复吗?社会信任体系还能重建吗?在我看来不可能在我们几代人这里是不可能的。

 
 
 
 

公平是存在的,可是他并不会降临在每一件事情上,一百件公平的事,哪怕你九十九件都做到公平,只有一件不公平,那么这一件不公平的坏事就会让之前百分之九十九件的努力全部白费。




(责任编辑:总编办)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