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陕西一大学生家中上吊死亡,父母解锁手机后,看到惊人视频

发布时间:2017-07-04      来源: 华人外参    点击:

30日上午,一位咸阳的父亲刘师傅向记者求助,说自己的儿子被贷款逼死在家中。接到反映后, 记者赶到兴平市刘师傅的家了解到,前天下午六点十分,刘师傅夫妇俩回到家,看到原本在西安上大学的儿子就站在这处门厅下背对着他们,可再等走进一看,夫妇俩崩溃了。
 
 
 
刘师傅的爱人:“我说晨晨你怎么今天回来了,说好下周一才回来,我以为他看啥呢,我说他怎么不吭气,我背着包走过去,一看孩子(大哭)……”“就看见孩子挂在客厅梁上,脖子发紫,一摸人已经凉了。”
 
 
22岁的大三学生小刘死了,死在自己家中。对于他的死,所有亲属都有解不开的疙瘩。小刘的姑姑说“我觉得他不会死,他是被逼死的,是被校园贷给逼死的。”刘师傅说,自己的独子小刘三年前考上了西安培华学院,可仅仅半年,就亏空了7万多。“他上大一的时候,下半年就有第一笔款,我帮他还了七万多元。”小刘的母亲:“孩子花钱挥霍,我们就尽自己最大力补窟窿,我们是下岗工人,就这一个孩子,我们可以省吃俭用,他只要说要钱,就是几百上千的给。”回忆起当初的自己处理方式,刘师傅也在深深的自责。
 
刘师傅:“我可能也错在这点,顾于情面,顾于对小孩的影响,跟任何人,亲戚朋友都没说,我知道这是高利贷,但是我想欠债还钱,只要小孩不要在沾染这事,我就认了。结果时隔一年后,又贷了四万多元。”抱着家丑不可外扬的态度,前前后后,刘师傅一共悄悄为儿子的“校园贷”填了25万多元的窟窿。没想到结果却换来了儿子的死。
 
大学生小刘死后,辖区警方也经过了自己的勘查,认定了他自杀的事实,可就在他死后第二天。孩子的父亲无意中解锁开了小刘的手机,发现了新的情况。
 
 
解锁手机密码 父母看到惊人视频
 
在小刘父亲解锁打开的手机里,记者发现事发当天,也就是本周星期三,当天小刘的手机一共接收到131条的催款短信。这些催款短信涉及近十家的网贷公司。更令人刘师傅吃惊的是,他发现了一段视频。这些他对儿子的死有了新的看法。
 
刘师傅:“手机解码之后,我看到视频,我心里就不平静了,我认为孩子被人胁迫了,脖子上有勒痕。”记者了解到,视频录制的时间是2017年6月26日,也就是小刘去世之前两天。也是小刘生前留下的最后一段影像。从视频拍摄时的状态看,小刘在念这些贷款信息时有些僵硬,脖子处有两条明显的勒痕。小刘的亲属认为,小刘不但是被校园贷的催命短信逼死,生前还极有可能受到了放贷人的胁迫和伤害才最终走向绝路。
 
记者采访中,仍有校园贷电话催账
 
记者看到,小刘的手机相册中保存了自己的学生证、身份证照片。而这些正是他用于校园贷的主要凭证。查询这些曾经进行过贷款的公司,竟然多达22家。正在采访时,小刘父亲的电话多次响起,而这些正是前来催债的网贷公司。
 
刘师傅:“拿个身份证就能把钱贷出来,他又没有经济来源,你们凭什么贷给他?我孩子是错,说难听的,他死是应该的,但是我说这话痛心不痛心?他又不是十恶不赦的孩子。”
 
多部门联合发文 暂停新发校园网贷业务
 
 
就在小刘去世的当天,银监会等多部门联合发文,要求进一步加大校园贷监管的整治力度,防范和化解校园贷风险,从事校园贷业务的网贷机构一律暂停新发校园网贷业务标的,并根据自身存量业务情况,制定明确的退出整改计划。据统计,在整治重压之下,截至2017年6月23日,全国共有62家互联网金融平台开展校园贷业务,其中59家校园贷平台选择退出校园贷市场。
 
 
西安某高校大学生家中上吊身亡
牵扯20多家借贷公司
贷款竟是为了……
 
昨天,我们《都市快报》报道了西安一名大三学生疑似遭校园贷催款,家中上吊自缢,可能在大家内心深处会有这样的疑问,一个在校学生为何要贷款,贷款的目的是什么,花费为何这么大呢?
 
今天,《都市快报》全媒体记者就赶到了当事学生所在的西安培华学院,试图寻找答案。
 
 
 
 
记者:“现在孩子到底牵扯了多少家借贷公司?”
出事学生小刘(化名)的父亲:“大约有二十多家吧。”
记者:“涉及到多少钱?”
出事学生小刘的父亲:“一般看都是一两千,具体总数真说不清楚。”
 
 
让刘师傅(化名)不解的是,给孩子的生活费完全够用,至于孩子为何还要贷款真是的是一头雾水。
 
记者:“孩子借钱到底干啥了?”
出事学生小刘的父亲:“这个真不知道,听同学说他们平时是封闭的,只有周六周天才能出去,即便吃饭也都是AA制。”
 
 
随后,记者也是找到了小刘的舍友。舍友眼里小刘是一个开朗的男孩,在得知他出事时大家都觉得很震惊,而说到小刘贷款都干啥了,舍友告诉记者,这与网游有关。
 
 
出事学生的舍友:“他平常也打网游,一般充的钱也不多。”
记者:“大概多钱?”
出事学生的舍友:“也就一两万。”
记者:“一两万还不多?”
出事学生的舍友:“真的不算多。”
 
 
这个舍友私下告诉记者,小刘有一个女朋友,贷款的事儿他们并不知情。在学生眼里校园贷款是一件很私密的事儿,一般情况同学之间也不会私下打听,而说到大学生一般贷款的目的,学生们这么说。
 
西安培华学院大学生:“肯定不是为了学习。”
记者:“那是干啥?”
西安培华学院大学生:“男的就是打网游,女的就是买包、买化妆品,都是一种虚荣的表现。”
 
 
 
 
在校大学生到底是通过什么途径接触到的校园贷呢?随后,记者赶到了教学楼里的卫生间,其实秘密就在这里,很多扇门上都有校园贷的电话。
 
这些放贷的承诺是当天放款,到底需什么条件呢?记者以学生的身份拨通了这个电话。
 
 
记者:“现在怎么贷款呢?”
放贷员:“你是啥条件?”
记者:“什么条件?”
放贷员:“哪个学校的?”
记者:“培华的。”
放贷员:“哦,培华的不贷。”
记者:“为啥不能贷款呢?”
放贷员:“不贷就是不贷。”
 
 
 
 
随后,记者换了一部手机再次拨通电话。
记者:“麻烦问一下怎么贷款呢?”
放贷员:“不贷款,我们是种地的。”
 
看来在大学生小刘在家出事后,这些校园贷已经相当警惕,可是这些放贷的野广告究竟怎么混进校园的,恐怕学校得反思,而作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也不要图一时的花钱爽快,掉进深渊当中。


(责任编辑:admin)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