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魁正在勾勒画中的细节。
王学魁手拿魁笔在宣纸上书写。
魁笔蘸墨的浓淡影响笔划的粗细。
王学魁作品《锦绣河山》
王学魁作品《富春山居图》
王学魁作品《和》
□记者 李瑞峰 王 浩 文/图
当书法与绘画邂逅,当古老的花鸟画与现代事物相逢,“王氏魁书”应运而生。一朝着迷花鸟画,坚持十年不间断,终于创出独有的“王氏魁书”,今年65岁的王学魁用他的热忱与坚持诠释出魁书动人心魄的美。
1
自幼酷爱花鸟画 日报牵线觅良师
雍容华贵的牡丹花、轻快飞翔的燕子、顺流而下的山间溪水……当这些意象奇妙地组合成一个个汉字时,就产生了令王学魁骄傲不已的“王氏魁书”。
说起王学魁的魁书,少不得要说花鸟书。“我的魁书,其实就是花鸟书的新形式。”王学魁说,花鸟书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以鸟为图,每个字都是由许多鸟型连贯构成。“花鸟书一直传承到了现在,咱们的庙会上就有做花鸟书的。”王学魁笑着说,“我研究了十年,才有了如今的魁书。”今年65岁的王学魁摩挲着自己的作品,眸中泛起怀恋。
“十年前,我第一次接触到花鸟书,就深深折服于这门艺术。”王学魁说起与花鸟书结缘的经过,脸上绽放出光彩。“我年轻的时候就喜欢书画,十年前也就是2005年的一次偶然机会,我在《安阳日报》上看到一篇关于花鸟书的报道,报纸上还有花鸟画的配图,我当时就被吸引住了,按图索骥找到了正在创作花鸟书的万清铭。现在,我还保留着这份报纸呢,它算是我打开艺术大门的敲门砖。”王学魁幽默地说。
“学习花鸟书是需要一定的书画基础的,还好我年轻时就练过字画,能驾驭这门艺术。”王学魁说,他上学的时候,就经常写毛笔字和画一些工笔画,不过那时候画得比较简单,又没有老师教授,王学魁常去书店里翻看书画基础书,回家后再自行练习,算是以书为师。
十年前的王学魁并没有想到,他花了十年的时间研究这门艺术,并将它带上了一个新的高度。“这种艺术很奇妙,它将字画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每一个汉字都是一幅画,每一个意象又都表现成一个字。”王学魁说。
苦心孤诣一幅画 善事利器十年功
2
没有一番寒彻骨,哪有梅花扑鼻香。精妙的魁书艺术背后,是王学魁为之付出的十年时光。2005年的春天,王学魁跟着万清铭学习创作花鸟画,当年7月,恰逢王学魁从安阳县文广新局退休,他终于有了大把时间来练习这门让他沉醉不已的艺术,这一练就是十个月。十个月下来,他终于初步掌握了这门艺术,但同时他也发现了其中的诸多不足。
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王学魁为了利器,颇费了一番工夫。“当时,万老师用的笔是木柄的,将羊毛毡固定在木柄上,可用的时间一长,笔就坚持不住了,并且无法表现字体的粗细变化。”王学魁回忆说。
为了寻找适合做“魁笔”的材料,王学魁跑遍了安阳市的各个市场,花了1年半的时间,最后选用托泥板充当魁笔的手柄,将吸水性好、薄厚适当的羊毛毡固定在上边。因羊毛毡的厚度、吸水性强弱都会影响到魁书的粗细与层次,王学魁在选毛毡时总是慎之又慎。魁书既需要书写,又需要绘制工笔画,对于纸张的要求不可谓不高。宣纸易洇,硬卡纸又不易表现层次,王学魁最终选用了一种胶矾水适中的熟宣纸。
王学魁的桌上摆放着不同的魁笔,最小的直径只有0.5厘米,最大的直径达70厘米,王学魁说这是为了书写不同大小、不同层次的魁书。说着,他便从笔筒中拿出一支魁笔,在宣纸上书写起来。“每一笔都要一气呵成,一中断字就没了‘神’。”王学魁说。
字画合一神灵秀 世间万物入画来
3
在王学魁的家中,至今仍然保存着初学花鸟画时,万清铭赠予他的几幅作品。“这是万老师的一副‘财气神’作品,你看这个‘神’字,先是用毡笔写出‘神’字,然后一枝结满桃子的桃枝构成了‘神’字的一撇,这就是‘字画合一’的体现。”王学魁说。
“但当时,万老师所有的字画都是一样的大小,色调也比较简单,都是黑字,并且字画在搭配上也稍显单调、生硬,我就琢磨如何能让字画更好地融合。”王学魁说,每一个字都有它自己的脾性,创作时需要摸透字的脾性,再配合主题与画融合,字为其骨,画丰血羽,这才算是圆满。
而“王氏魁书”就是在王学魁一次次尝试、一次次改变中悄然诞生的。
王学魁拿出一幅魁书代表作《富春山居图》,这幅作品是王学魁为了庆祝两岸《富春山居图》合璧而创作的,也是王氏魁书的代表作。“这个‘富’字完全用牡丹来表现,牡丹自古就有富贵花的称谓,贴合了‘富’的内涵。”王学魁指着画卷说。
和“富”字完全用工笔画的形式表现不同,其余几个字都是王学魁使用自制魁笔和毛笔画的,是魁书与工笔画结合的完美体现。一个“春”字,竟被王学魁画出了一个山水世界,两座远近不同的春山、两只衔着春泥的春燕构成了“春”字的三横。
“这春山就是用魁笔书写,春燕则是采取工笔描绘的方式。”王学魁笑着说,“我创作每一幅魁书作品时,都尝试让世间万物入画来,不再局限于单纯的个别意象。”
而在王学魁的魁书系列作品《和》中,仿佛世间万物信手拈来,熊猫、竹子、牡丹、春燕,就连骡子、石磨等这些农家院里的工具都能入画,每一个意象都恰到好处,令人啧啧称奇。
“我不知道王氏魁书感染到多少人,但至少感染了我的女儿。我的许多作品,她都参与创作,她也喜欢这样的艺术。”王学魁笑着说。他深信任何具有美感和真诚的作品都能够感染人,也希望这份美感能存留在欣赏它的人的心间。
链接 王氏魁书的艺术
魁书作品是近几年新创的以花鸟书为基础,融象形书画、双沟字、国画和格律诗等相关技艺为一体的民间文化艺术。
安阳是甲骨文的故乡和中国书法名城,书法艺术源远流长。王氏魁书艺术源于古都安阳厚重的历史文化,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空间。魁书可以书写十米见方的大字,作品尺幅巨大,气势恢宏,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震撼力,令人拍案叫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