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3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让权力随时处于立体监督之下

发布时间:2015-04-23      来源: 伍文    点击:

让权力随时处于立体监督之下

近日,北京各部门行政处罚“权力清单”陆续“开晒”。据新京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昨天至少已有北京市发改委、市环保局、市统计局、市城管执法局等8部门通过官网“亮”出各自清单。(新京报,4月2日)


不难看出,此次开晒“权力清单”的部门,如发放委、环保局、执法局等皆是受公众关注较高,同时也是在媒体上曝光率较高的部门。特别是发改委权力较大集中,对普通民众的生活影响也大,而近年来频频爆发的雾霾、水污染、土壤污染、化学品泄露致癌事件等也让全民的环保意识前所未有的增强,对于环保执法部门的一举一动也是高度关注。而城管执法,受争议最大,曝光率最高,一直以来在公众心目中的印象不是特别好,特别是一些基层城管执法人员素质堪忧,粗暴、野蛮的执法更让城管队伍的形象不堪。


无疑,此次北京市各部门行政处罚“权力清单”陆续“开晒”,晒的不仅仅是各部门权力“清单”,晒的也是态度,这般主动、坦诚、公开,旨在让各部门各项权力运行规则和审批流程处于让公众的立体监督之下。一方面使各部门权力牌阳光监督之下,避免滋生腐败的暗角,另一方面彰显政府对权力改革的决心,“开晒”是真行动中见真态度表真决心。


长期以来,不少部门的权力运行都让群众看不懂,觉得神秘莫测,特别是行政处罚,涉及到钱,无疑会让执法者与执法对象双方鼓大双眼。如果执法权力规则不透明,依据不公开,处罚无凭据,随意任性,一则必然会滋生腐败,二则会让执法对象感到人格受侮辱、得不到应有尊重,因为难以了解到处罚依据、标准,一些不了解相关法规、政策、制度的群众动辄得咎,被“莫须有”之罪处罚,无疑加剧了双方的情绪对立,而这种对立加上一些执法者执法行为的粗暴、野蛮加之媒体和公众对于弱者的同情、对冲突的渲染,共恶劣后果便是执法者的形象毁灭。


让权力随时处于立体监督之下。权力与风险同在,且成正比,这种风险是不能尽职、不能守规矩、公权私用,让权力沦为腐败工具。仅是看尽十八大以后的腐败案例,便能有此体会。唯有把权力随时置于阳光秀的立体监督之下,不留暗角,不留禁区,才能将滋生腐败的一切可能消灭。此次北京各部门公布“权力清单”,不仅是决心,更是扎扎实实的行动,体现在每个细微这处的诚心。“权力清单”有行政处罚职权汇总表、行政处罚权力运行流程图,不但公示相应的违法情形、处罚类型、依据等,处罚的每个具体步骤也被一一晒出。


如何让权力更易被监督,执行起来更得民心?“权力清单”的作用不可小觑,划分政府权力边界、明确权力家底、对权力事项“编码”管理,让权力有规可循、有矩可依、有处可查、时时可监督。


 




 
     作者: 伍文联系电话:
13458011077
地址:四川省三台县
邮箱:621114
邮编:wugw5.ok@163.com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