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3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身边苍蝇满天飞,老虎打再多民众也不满:一位省委书记对基层反腐

发布时间:2015-04-23      来源: 独家猛料    点击:

 

 

编者按

  

  我们省县乡村的腐败问题也是触目惊心。县一级,像高平市,集体坍塌,被称为“县级塌方式腐败的样本”。乡一级,不仅贪污受贿,甚至有的乡镇干部贪污侵占补给残疾人的钱,有的连办低保都要收受贿赂。村一级,有的村干部贪污财政下拨的专项资金;有的甚至从贫困群众“口中夺食”。可以说,一些腐败分子什么钱都敢贪,特别是这些腐败问题发生在群众身边,老百姓十分痛恨。

 

  县乡村的腐败问题不解决,老百姓身边的“苍蝇”没人管,甚至满天飞,我们打多少“老虎”,人民群众也不会满意。我们常说 “郡县治、天下安”,实践证明我们还得加上一句,“乡村治,百姓安”。

 

  以上这些话,是山西省委书记王儒林讲的。王儒林书记4月13日至14日,深入晋中市介休市、平遥县、榆次区,忻州市原平市、忻府区,就县乡反腐败斗争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

 

  在随后的讲话中,他提出一个重要的问题:当前,群众举报县处级以下干部的线索大幅度上升,而市县乡反腐败斗争力度逐级递减。特别是去年乡镇一级立案数同比下降,全省有1/5的乡镇两年多一个案件都没有查处,“上面九级风浪,下面纹丝不动”,群众对发生在身边的腐败问题得不到查处反响强烈。

 

  山西省委书记通过调研获得的情况,绝非个别现象,在全国也有很大的普遍性。半月谈之前报道的“获批一万,到手五千”、“想拿钱吗,请送只鸡来”均属于此类现象。

 

  反腐败绝不能像深深的海洋,表面上九级风浪,下面却纹丝不动。必须上下联动,要一级压一级,层层传导压力,真正把从严治党落实到基层。唯此,才能真正赢得广大群众的用户与赞成!

 

  (下面原文刊发王儒林同志的讲话,以飨大家)

 

 

在忻州座谈会上的讲话

 

王儒林

 

﹙二○一五年四月十四日,根据录音整理﹚

 

  这次我和晓薇、伟中等同志一起,围绕市、县、乡落实“两个责任”,贯彻全面从严治党,把纪律挺在前面,市县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为什么力度逐级递减、怎么解决等问题进行调查研究。两天来,我们去了5个县(市、区)的6个乡镇。刚才,我们又听了17位同志的发言,包括晓薇同志讲的意见,讲得都很好。这里,我讲几方面的意见。

 

  第一,认真分析、准确把握当前我们省市县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去年9月以来,新的省委领导班子坚决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山西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坚决落实“两个责任”,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狠刹“四风”,取得了成效。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省、市、县、乡各级工作并不平衡。2014年,省纪委立案数同比增长235.5%,市纪委立案数同比增长84.1%,县纪委立案数同比增长34.2%,乡镇纪委立案数同比下降0.1%。

 

  从这组数据来看,我们要思考一个问题,是不是我们山西省基层的问题不多、不严重呢?从实际情况看,不是这样的。2014年,我们省每万人举报量是25.4件,同比增长154.8%;省纪委受理信访举报61222件次,同比上升118%,其中,举报县处级以下干部的信访量占全部信访量的63.5%。还有,2014年省纪委接受越级信访举报数量53177件次,其中越级反映县处级以下干部的问题37027件次,比重高达69.6%,比2013年增长86.7%。也就是说,我们省目前超过六成(63.5%)的信访举报量,七成(69.6%)的越级信访举报集中在县处级以下干部。这充分说明,我们省人民群众对县乡村党员干部存在的问题反映强烈,意见很大。

 

  上面是通过信访举报数据进行分析,下面再看已经查办的案件,我们省县乡村的腐败问题也是触目惊心。县一级,像高平市,集体坍塌,被称为“县级塌方式腐败的样本”。乡一级,不仅贪污受贿,甚至有的乡镇干部贪污侵占补给残疾人的钱,有的连办低保都要收受贿赂。村一级,有的村干部贪污财政下拨的专项资金;有的甚至从贫困群众“口中夺食”。可以说,一些腐败分子什么钱都敢贪,特别是这些腐败问题发生在群众身边,老百姓十分痛恨。

 

  那么,我们省基层特别是乡镇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力度怎么样呢?2014年,全省1398个乡镇(街办),接受信访举报件次比2013年增长60.2%,但是立案件次比上年下降0.1%。这就是反映的问题多,而且大幅度上升,查办的案件不但没升,反倒下降了。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乡镇纪委查处党员干部零立案的占乡镇总数的20%。也就是说,我们省有1/5的乡镇在两年多时间里一个案件也没查。以上这些情况,充分说明省市县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查办案件工作力度逐级递减,特别是20%的乡镇“上面九级风浪,下面纹丝不动”。县乡村的腐败问题不解决,老百姓身边的“苍蝇”没人管,甚至满天飞,我们打多少“老虎”,人民群众也不会满意。我们常说 “郡县治、天下安”,实践证明我们还得加上一句,“乡村治,百姓安”。要把山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就必须把反腐倡廉的各项措施往县乡延伸,就必须解决老百姓身边的腐败问题,不断强化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第二,紧紧牵住“牛鼻子”,认真落实“两个责任”。这次调研,我们看了5个县(市、区)的6个乡镇,有好的,有一般的,也有差的。对“两个责任”,有的抓实了,有的抓虚了,也有的抓偏了。榆次区北田镇党委就抓得比较实。镇党委书记给我们介绍情况讲的都是具体问题、具体办法,没有仅仅抽象地讲“道理”、说“逻辑”。她约谈班子成员和村支部书记,不讲空话套话,而是针对每个人的实际情况谈问题、抓落实。在镇党委领导带动支持下,北田镇纪委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办了31起案件,在全省是最多的乡镇之一。忻府区解原乡落实“两个责任”也比较好,乡党委抓得比较实,纪委两年多办了24起案件。我们调研的另外两个一般乡镇,落实“两个责任”具体抓手比较少,对班子和村主干的情况也不太熟,打听“张家长、李家短”的主动性不够,也就是说监督的意识不强。其中一个乡镇党委书记,在汇报时抽象的概念比较多,能谈道理,但谈不出问题和案件的具体情况。这两个乡镇虽然也查办了一些案件,但整体工作状态、工作思路和前面两个乡镇比还有明显差距,还有待提高。

  

  我们在调研中还有两个比较差的乡镇,其中一个乡镇党委书记把落实主体责任归纳为 “七个一”(开一次会、讲一次党课、听一次汇报、约谈一次等等),但具体管用的措施不多。我们在调研的时候,也感到看展板、看文件、看记录确实都“很好”,但是光有这些远远不够,最关键的是联系实际、找出问题、解决问题。现在一些地方把牵住“牛鼻子”都挂在嘴上了,而“牛”原地不动,不干活、不出力,这还是不行。形式是必要的,但是形式主义、文牍主义不能搞。落实“两个责任”,牵住“牛鼻子”,要突出抓住这么几点。

 

  一是各级党委要把主体责任牢牢扛在肩上。各级党委特别是县乡党委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一要树牢“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理念,解决“不愿抓”的问题。榆次区北田镇的事实证明,从严管党治党,不仅不会影响经济发展,而且会促进经济发展。而落实“两个责任”比较差的乡镇,重经济、轻党建,结果群众不满意,抓不好党建反倒会影响经济发展。二要算好人心向背的政治账,解决“不敢抓”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讲,“不得罪腐败分子,就必然会辜负党、得罪人民”。实践证明,只有把那些横行乡村的腐败分子惩办了,我们的基层党组织才能赢得民心,我们才能把公道正派、群众拥护的好干部选用上来,才能真正解决好发展、民生和稳定的问题。三要坚持问题导向,解决“不会抓”的问题。有的乡镇党委抓主体责任仍然局限于“老三样”,开会、讲话、发文件,制定“两个责任”清单也不结合实际,照抄照搬、上下一般粗。我们在调研的时候看到,有的乡镇老是在形式上下功夫,但问题到底是什么?用什么措施针对性地解决老百姓反映的问题?却不会抓。北田镇、解原乡的实践证明,必须具体抓,一具体就深入,作为党委书记,必须既明白道理,又会抓具体事、具体案件,解决实际问题。

 

  二是各级纪委要把监督责任做细做实。党委扛起主体责任,纪委监督执纪问责工作必须跟上。

 

  一要自觉当好党委的参谋助手,通过监督责任的落实促进主体责任的落实。纪委要主动打听“张家长、李家短”,认真分析信访情况,掌握当地的突出问题、党员干部的廉政状况和党风廉政建设形势,做到情况明、数字准、家底清,及时向党委报告,使党委抓党风廉政建设有的放矢。要敢于担当,发现违纪苗头就马上去管,触犯了纪律就及时处理,该谈话的谈话、该核实的核实,不怕得罪人,不当老好人,切实解决好对大问题不敢碰、小问题不当事,“动手术”没胆识、“治未病”没措施,养痈成患、放任自流等问题。

 

  二要加快“三转”、回归主业。在乡镇一级,纪委往往只有纪委书记一个人是专职纪检干部,其他纪委委员都兼着其他工作,力量有限。在这种情况下,乡镇纪委更要加快“三转”,把职责聚焦到监督执纪问责上来。

 

  三要充分发挥双重领导的体制优势。榆次区北田镇纪委之所以能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办了31起案件,镇党委给予了坚强的领导和支持,但也不是仅靠一镇一乡之力,区纪委也给予了强有力的领导支持。他们在调查取证的过程中,区纪委及时指导,协调有关部门给予积极支持,针对乡镇没有力量审理案件的实际,通过乡案区审,实现了查审分离。晋中市查办案件最好的10个乡镇中榆次区占了7个,充分说明了县区党委、纪委加强对乡镇党委、纪委领导的重要性。

 

  三是把落实“两个责任”的压力层层传导下去。去年9月之后,省纪委紧紧围绕省委部署,按照中纪委和省委要求,坚决落实监督责任,“三转”成效明显,很多做法是创新的,体现了大胆改革、敢于担当的精神,对省委落实主体责任形成了实实在在的强有力的工作支撑,做得很好。我们也要看到,我省各级党委、纪委还没有完全把压力和责任传导和延伸到基层特别是乡镇这个末端,还没有打通“最后一公里”。省纪委做得好,我们市县党委、纪委怎么接过来、传导下去,还存在问题,根本原因是“两个责任”不落实,甚至缺失。所以,要全力推进全省纪检监察系统的“三转”工作,坚持上率下转、上下同转、内外同转,确保市县两级监督责任下沉到底、落实到位。要强化责任追究,要看到“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认真落实“一案双查”等制度,对不担责、不作为,“两个责任”不落实的要坚决“打板子”。要大力加强基层纪委自身建设,在清理纪检监察队伍的同时,还要配合组织部门发现、掌握、重用一批好干部,配齐配强基层纪委力量,同时切实落实中央关于县以下党政机关设立职级并行制度等政策,调动基层纪检监察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第三,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蝇贪”成群,其害如“虎”。我们要持续保持“三个高压态势”,紧密结合基层实际,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让基层群众真正感受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带来的实际成效。

 

  一是在全省开展大起底、大排查。省纪委已经对反映省管干部的问题线索进行了大起底大排查,这项工作抓得很好、很及时。对排查问题线索的处置,突出了谈话函询,其比例由过去的1.6%提高到了23%。也就是说,过去只有1.6%的问题线索涉及的干部被约谈、被提醒、被打招呼,这次通过案件线索的起底排查,比重上升到了23%。我们明确了责任分工、路线图、时间表等等,这充分体现了抓早抓小,充分体现了对干部的关心爱护。今后,要把问题线索起底排查作为一项制度性安排,长期坚持下去。市、县、乡都要结合实际,按照省委、省纪委的要求,对问题线索进行起底排查,摸清底数、分类处置。省纪委也要统筹安排、做好指导、全面推进,层层抓实抓好。

 

  二是进一步加大案件查办力度,确保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我们要着力解决“上面九级风浪,下面纹丝不动”问题,各级党委要高度重视,各级纪委特别是市、县、乡各级纪委要按照“三转”要求,专司其职,把工作精力集中到监督执纪问责第一线,把工作力量汇集到基层反腐败斗争最前沿,坚持以零容忍态度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决不能放任自流、群蝇成虎。从这两天调研的乡镇的情况来看,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要采取坚决有力措施认真解决,一定要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这个任务是很艰巨的,这可不是开一次会,讲一次党课,听一次汇报就能解决的问题。什么叫抓实,解决问题就抓实了。

 

  三是进一步探索县乡两级纪律检查体制机制改革。这方面,我们要争取先走一步。要紧密结合实际,认真落实“两个为主”和“两个全覆盖”的要求,积极研究落实各级纪委特别是县乡纪委的职责定位、工作方式和作风转变等问题。要坚持完善体制机制。目前,全省超过一半的县直单位没有设置纪检机构,存在监督空白和盲区。我们一方面要积极探索符合基层实际的运转模式和运行体系,着力解决基层纪委职能泛化、力量薄弱、工作不聚焦的问题;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配齐配强纪委干部。我们调研了解到,有的市纪检空编125人,其中市纪委缺13人,县纪委缺112人,本来任务就重,事情就多,结果人手还没有配齐。要真正把那些有能力、有担当的干部选配到纪委岗位上来。要坚持问题导向。比如,在“三转”新形势下,我们对纪检监察工作怎么考核,就是个问题。在这次调研中,我们看到,有的乡镇两年多一个案子不办,但墙上却挂着纪检监察工作先进集体的奖牌。要研究考核纪检监察工作用什么尺子什么标准,把奖罚制度建起来。一定要解决干和不干、怎么干、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省纪委要拿出适应“三转”的考核奖罚的意见。要坚持实事求是。这也是这次调研的一个重要问题。不能有案不查,两三年一个案子不办,但也不能为办案而办案,甚至为了凑数办案,更不能脱离实际下指标,片面追求办案数量。我们这次调研中发现有的地方定指标,把指标“泼”下去了,对完不成查办案件数量的纪委书记免职,这个做法必须坚决纠正,不能下指标,这不符合实事求是的原则。要坚持分类指导,我们调研了好中差三个类型的乡镇,对好的要总结,有些经验做法要推广;对一般的要督促;对差的要采取有效措施,尽快改变落后局面。

 

  第四,把纪律挺在前面,让纪律立起来、严起来。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党纪严于国法,要把“纪律”挺在“法律”前面。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把纪律挺在前面,与“六权治本”的要求是内在统一的。反腐败的核心是制约和监督权力,把纪律挺在法律的前面,就要在“法律的笼子”前再加一道“纪律的笼子”,起到双保险的作用。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把纪律挺在前面,是对党员干部最大的关心和爱护,是防止干部掉进腐败泥坑的重要措施。我们许多干部都是从基层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组织上培养一个干部很不容易,我们在基层工作的同志们也很不容易,对干部经常“扯袖子”,就能有效防止“戴铐子”。

 

  一是坚持“双学”、以上率下。我们要一级学一级、一级带一级、一级抓一级。要求下面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打铁还需自身硬,自己过硬,才敢碰硬。

 

  二是注重抓早抓小抓苗头。要加强日常的执纪监督,对干部严格要求,先把干部的“小毛病”“小事”“小节”和“第一次”管住管好,把多咬耳朵、常扯袖子、勤打招呼机制化、常态化。比如村干部浇地用电不花钱、办理低保送人情等等,这些事看起来好像小,但小错不断,大错就不远了,违纪违规发展下去就是违法,贪小不解决,就会贪大,贪大了就会被抓起来。要以啄木鸟的精神严明党的纪律,发现“虫子”就及时啄出来,减少“病树”、保护森林。

 

  三是坚持纪律面前人人平等。榆次区北田镇纪委书记对村干部违反纪律的问题,能够黑下脸约谈和批评,做到这个不容易;但是更不容易的是她对镇党委书记也敢监督,不讲情面,北田镇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执行纪律要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不能“看人下菜碟”。还有一个问题,全省农村的村委会主任,有的不是中共党员,我们说把党的纪律挺在前面,村委会主任也不例外,他们虽然不是党员,但也要受到政治纪律、行政纪律的约束,也要把纪律挺在前面。

 

  总之,下一步,我们要努力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各项措施向基层延伸,切实解决老百姓身边的腐败问题,努力做到“乡村治,百姓安”。(摘自《山西日报》)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