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3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47份巡视清单背后 你可能不知道的基层选官腐败

发布时间:2015-04-29      来源: 新华网    点击: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巡视组已经向47家被巡视单位提交了巡视反馈情况报告,报告显示,几乎所有被巡视单位中,都不同程度存在干部选拔任用方面的问题。

   47份巡视清单显示都存在干部任用问题

   截至2014年底,中央巡视组已向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7家中央单位、6家中央企业和2所部属高校提交了巡视反馈情况报告,这些被习惯性称为“巡视清单”的报告中,均提到了被巡视单位存在的干部选拔任用方面的问题。

   新华社记者利用全数据分析技术,对这47份报告的关键词进行了自动识别梳理,结果显示,在干部任用和选拔方面问题突出。其中,拉票、跑官要官、打招呼、拉关系、造假、一把手、任人唯亲、吃空饷、唯分唯考、小圈子等,是巡视清单中的高频词。

   经过进一步整理分析,可以发现“干部选拔任用”中的违规问题主要有三种:

   一是违反组织程序和政策违规提拔、“带病提拔”。如中央巡视组发现陕西存在执行政策规定不够严格,“带病提拔”、说情打招呼等问题;江苏干部“带病提拔”“带病上岗”问题依然存在,有些干部提拔几个月后即受到查处;日前公布案情的江西鹰潭团市委原书记徐楷,在8年时间里经历了8个岗位,横跨两省5地,由一名副科级乡镇干部变身为正处级团市委书记,其短暂的“仕途”涉嫌年龄造假、入团申请书造假、仿造档案等诸多问题。

   二是买官卖官、跑官要官。“巡视清单”表明,个别地方拉票贿选成风,一些领导干部一度热衷拉关系、架“天线”、搞“勾兑”,跑官要官;一些干部为了获得升迁,热衷于找“关系”、“拉票”;南昌航空大学原党委书记王国炎,打一个招呼,就能把主任科员变副处长、科长变处长,非正式在编的人也能聘上副总经理,每次“打招呼”,王国炎都能获得几万元的“关照金”。

   三是“三超两乱”。“三超”就是超编制限额进人、超职数超规格配备领导干部、超范围分设党政职务;“两乱”就是随意按年龄划线乱调整配备干部、违反规定程序乱进人。一些地方执行职数和编制管理等规定不严格,存在安排照顾干部亲属、违规进人、档案造假等问题;湖南临武县政府领导曾被曝出有28名成员,除了1正7副8名县长之外,还有1名正处、7名副处级干部,此外还有12名县政府党组成员。

   县级单位开党组会讨论给书记、县长送钱

   “巡视清单”反映的基层选官腐败问题,如何危害基层政治生态?新华社记者选择部分省区市进行了调查追踪。

   在西南某省份,记者采访了解到一起典型的基层“集体贪腐”案件。该案缘起于当地打黑过程中,当地黑恶势力和县国土局长都供述曾向县委书记送钱。纪委部门顺藤摸瓜,调查出这名县委书记在长达10多年的时间里,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提供帮助谋取利益、收受贿赂达1000多万元,其中,利用干部任免、推荐权,直接收受贿赂38万多元。目前,这名县委书记已被立案调查,并移交司法审判。

   在这样的“一把手”主政下,当地干部选拔任用潜规则盛行。办案人员介绍,当地多数干部在调整、晋升时都要送钱。逢年过节收受礼金红包歪风盛行,一些职能部门局长、乡镇书记和乡镇长大多选择国庆、中秋或春节时,给县委书记、县长送钱,少则八九千,多则数万,当地官场将这种送钱行为称作“利是”(节庆红包)。

   更令办案人员震惊的是,当地一些单位领导不仅用公款送钱,甚至还召开党组会议,讨论给县委书记和县长送钱的具体数额,然后按当地潜规则,一般由两名领导干部去送,其中一人进县委书记的办公室,另一人则站立于门外,进去的领导干部出门时再用手拍一拍空口袋,以示“利是”已送出。

   2012年,河南省查处了两名“带病提拔”的官员,被戏称为“49天市长”“1日书记”:漯河市原市长吕清海,被“双规”之日距其当选为漯河市人民政府市长仅49天;而开封市原市长周以忠,被“双规”前一天,在省委组织部考察“周以忠是否适合担任开封市委书记”的谈话和投票中,基本获得了全部的赞同票。

   2013年,湖南出现多名受到“火箭提拔”质疑的“神童官员”,事后经组织部门查处,先后对被称为“27岁副县长”的湘潭县原副县长徐韬、被质疑“毕业四年升副处”的衡阳市雁峰区原副区长朱松泉、被质疑“火箭提拔”的株洲醴陵市原团委书记易翔予以免职。

   2014年12月5日,河南省安阳市原市委书记张笑东因受贿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办案检察官介绍,张笑东的犯罪形式主要就是买官卖官,在给他行贿的人中,有28人来自党政机关,其中2人是为工作调动、26人是为了工作升迁,这些人通过向张笑东行贿,大多如愿以偿。

   遏制选官腐败:机制、透明、追责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廉洁教育与研究中心主任任建明表示,中央巡视组47份巡视清单指出各地各部门存在干部选拔任用问题,反映出很多地方执行政策不严格,不按规定程序办事,也反映出现行干部选拔任用制度还要继续完善。

   中央巡视组将问题暴露出来后,各地很快采取了整改措施并初见成效,比如天津就开展违规选人用人问题专项检查,共查处18个违规选人用人问题,对违反规定做出的80名干部的任用决定宣布无效,对39名处级干部、15名科级干部进行了组织处理,另对20多名干部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中央党校教授辛鸣表示,要真正遏制“选官腐败”蔓延,重点在于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规范和落实,在长效机制建设上下功夫。

   多位受访专家认为,增进透明度是修复当前一些地方基层干部选用生态的重要突破口。“公众的监督是最有力的,社会评价也非常重要。”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说,“干部选拔任用要坚持廉能并重,也要尊重民意,坚持群众路线,走民主程序,才能有效避免选官腐败。”

   马怀德说,要根除“选官腐败”,对被选拔者的信息公示审查也十分重要。要落实领导干部个人重要事项申报,加强对新提拔任用领导干部财产、个人信息的审核,对腐败苗头早发现早铲除。

   另外,《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明确规定,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凡用人失察失误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根据具体情况,追究党委(党组)主要领导成员及其他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然而,规定虽有,依照规定进行追责和处分的公开披露案例却不多。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委组织部长纪明珠表示,由于现行规定不够细致,推荐职责难界定。在实际工作中,一把手用人话语权过大,少数领导干部表面“严格”执行干部选拔任用程序,却将推荐责任分摊给参与会议推荐和谈话推荐的全体人员,权大而责小。

   近年来,一些地方已在“干部选拔任用问责”上开始了尝试。如2013年,湖南查处免职了多名“神童官员”后,依规对违规用人事件中负有责任的湘潭市委书记陈三新,时任湘潭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彭雁峰,时任衡阳常宁市委书记胡丘陵,时任衡阳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黄荣葆,时任桃源县委副书记郑大鑫等20多名相关责任人分别给予处分。(来源:新华网 执笔:罗争光、乌梦达;参与采写:夏军、刘景洋、翟永冠、方列、谭畅、郭久辉、凌军辉、李丽静、范春生)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