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3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传统“家规”对反腐败有何启示?

发布时间:2015-05-24      来源: 伍文    点击:

 传统“家规”对反腐败有何启示?

昨日上午,中纪委官网头条推出“中国传统中的家规”专栏,首推的第一个家规就是孝义:“郑义门 孝义传家九百年”。(新京报,5月23日
中纪委开辟反腐教育专栏不是新鲜事,但近日推出的“中国传统中的家规”栏目还是吸引了众多网友目光。首推的第一个家规孝义,“郑义门 孝义传家九百年”极具视觉和心理冲击力。百善孝为先,提倡孝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党的执政者,人民群众的领路人,在孝义上以身则、以上率下,为公众树立模范形象也是理所当然、责无旁贷的。
但传统“家规”对反腐败有何启示?有何关系?中纪委推出这样的栏目,绝不是仅仅教育各级党员干部以孝义为先。在笔者看来,是要让干部从中华民族数千年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养分,明白如何清廉为官、清白做人的道理。国是家的国,家是大家的家,无家不成国,家和万事兴。孔子倡导,凡立于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齐家在前,治国在后,“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至理名言对天的治党治吏极具深刻启示。治国从治家开始,古代治国用国法,家用家规。“家规”是古代治家教子、修身处世的重要载体,深深影响着古代统治阶层和寻常百姓。不论是“出将入相”还是经商,“家规”从根上培养了一个人的品行、德性、修养和气质,不但影响个人人生,还深刻影响着古代国家政治。
事实上,这不是中纪委官网首倡家风、家规,今年清明前,就曾推出“家风”专题,一时引起公众强烈共鸣。由此不难看出中纪委官网可谓用心良苦,试图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粹中提炼出对当今反腐肃纪有深刻启示的核心价值,从干部的心与灵开始涵养清正廉洁、奉公守法的品性。
一个不容忽略的事实是,大量腐败案件深受家庭影响。特别是十八大以来的腐败案件中,大量腐败官员往往受“身边人”影响,将家庭、家族作为敛财工具,为亲属经商提供便利,让亲友代为收钱敛财,形成令人触目惊心的家族式腐败。家风、政风、官风事实上相互影响,倡导良好“家风”“家规”无疑有利于正党风、纯民风,让官场与社会都风清气正。
回顾“郑义门”缘何延续九百年累世皆受朝廷表彰和世人尊敬,在于“173人出仕无人贪墨”,延续九百年的简朴家风留给今天的不应只是感动。“郑义门”的“家规”来自一本可操作性强的《郑氏规范》,创于北宋,传至今天,其中最突出的是三条关于出仕为官的规定,其原则为勤政报国,尽忠履职;官商两道,出仕当官,就得奉公守法。联想到如今官二代“抗爹”不断的现象,《郑氏规范》对于今天的党员干部无疑极具参考和借鉴意义,要当好官,得从齐家开始,以良好家规树立良好家风,涵养官员本身和子女为人处世的良好品行,必然有利于正官风、纯社风。
 
 
 






     作者: 伍文联系电话:
13458011077
地址:四川省三台县
邮箱:621114
邮编:wugw5.ok@163.com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