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3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抚顺铝厂涉嫌伪造5千职工档案,套取5亿破产补助

发布时间:2015-05-25      来源: 中国之声    点击:

破产的抚顺铝厂和下岗的厂办集体职工,两者间的矛盾纠葛已持续15年。辽宁抚顺铝厂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家轻、稀有色金属冶炼加工企业,鼎盛时,厂内各种管道、铁罐林立,犹如一座城池。但随着时间推移,抚顺铝厂效益开始下滑,2010年,国务院批准抚顺铝厂政策性破产。

 
随后,中央下拨了10个亿的专项资金用于解决铝厂职工的安置问题,但有职工向中国之声反映,其中的5个亿,都是抚顺市国资委、抚顺铝厂与职工一起造假套取的,套取后的资金有相当一部分不知去向。那么,职工反映的问题是否属实?

 

 

 

张恩山是抚顺铝厂的厂办集体职工, 1980年张恩山和许多返城知青一起通过大集体劳务派遣的方式进入抚顺铝厂,张恩山说,作为集体职工,虽然干的活与厂里的合同工一样,但拿得钱更少,甚至没有任何社会保障。

 

2010年抚顺铝厂破产,给张恩山们带来了转机,铝厂领导告诉这5427名集体职工,改变身份的机会来了。

 

张恩山:报破产之前给我们开会,告诉我们,让我们坐最后破产一班车,让你们每人可以享受到按全民合同职工待遇,给你们交养老保险、医疗保险,都由国家来支付。挺高兴的,我们是集体职工,盼望已久的想变为全民(合同制)职工,都盼红了眼。

 

身份的转换并非没有代价,当时,面临破产的抚顺铝厂早已无力支付员工保险,按照国家法律规定,集体职工不参与国有企业破产。那么钱从哪儿来?

 

张恩山说,抚顺铝厂将5427名集体职工突击变为合同制工人参与破产,然后再找中央要钱。

 

张恩山:当时就是造假的时候跟我们说,把你们的档案,集体变成合同,跟我们一人是要7张照片。向国家套出钱来以后,按国家政策,套多少钱给你多少钱。他们(还)许诺说,钱来了以后,给你们缴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还有补偿金。

 

原在抚顺铝厂劳务公司保卫科的高维俊告诉记者,职工交上来的七张照片,都用于制作新的档案,由于大部分厂办集体工是上世纪80年代入厂,所以还需把档案做旧。

 

高维俊:领导安排我们去这么干,作假我跟你说,当时把那个档案全改成合同制的,补充一些材料,材料呢做完之后都是喷茶水,用熨斗熨,茶水熨完不是发黄吗,造假嘛,它逼真点呗那意思。

 

高维俊称,他也是厂办大集体职工身份,为了将5000多份档案做到能应付检查的程度,20多人干了50多天。

 

高:反正有20多人,干了一个月零二十天。
记者:你自己烙了多少份?
高:太多了,记不住。

 

 

伪造五千多份职工档案,套取财政5个亿的补助,铝厂能享受财政补助的职工也从原本的3613人变为了9040人。根据财政部财企【2010】351号文件显示,中央将10亿2984万元拨付给辽宁省,以用于抚顺铝厂破产所需的职工安置费用。

 

然而,就当职工们坐等拿钱的时候,让他们无法接受事情发生了,5千多名职工最终只能按照全民合同制职工标准的40%拿到安置费,以他们的假档案套取的财政补助去向至今是个谜。这笔巨资到底去了哪?

 

据职工们提供的《抚顺铝厂破产费用测算明细》显示,这10亿元中的4.9亿拨给了本应享受财政补助的3613名职工。剩下的5.8亿,应该拨付给这5427名破产前改变身份的职工。其中,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拖欠工资共计2.36个亿,职工安置费用为2.5个亿。从报表上看,发放完毕。

 

然而,这些职工称,在每人拿到了3600元的生活费补助后,他们被告知,不能按照原定计划得到补偿,如果要拿破产补助,还是要按照集体职工签署协议。原本梦想的一年工龄得到的1708元补助,变成了702.7元一年。

 

集体职工王春生告诉记者,中央拨付的养老、医疗保险非但得不到,还要从这一年702元的补助中再扣一遍。

 

王春生:我们签完字以后知道没有给我们交医疗保险,我们就要求他们把这个医疗保险给办了,因为国家把这个钱已经拨下来了。他却拿我们的安置款,把企业所拖欠职工医疗保险,用我们的安置款交了。把我们国家拨下来的养老保险费用他给挪用了。扣两遍。

 

王春生称,转变身份后,以他23年的工龄,除养老、医疗保险外,自己还可以拿到3万9千元。而如今变补偿款变成了1万6千元,扣除养老、医疗保险后,自己只剩4034元。

 

而另一名原来的集体职工张恩山,却一分都没拿到:

 

张恩山:我40年工龄,1708一年,我应该拿6万多,他们一分没给我,退休职工,只要是2012年6月30日为止退休的,一分没得。

 

记者就职工反映的情况向抚顺市相关负责人求证,抚顺市国资委主任赵凤羚的电话一直无人接听,而抚顺市国资委副主任李华忠表示,没有宣传部门的安排,不接受采访。

 

而工人提供的一段疑似与赵凤羚的录音中,有这样的说法:

 

赵凤羚:咱们铝厂这些领导,给政府打报告,就是讲我们这一次破产,就得把大集体的职员解决了,后来政府就批了。就这样呢,我们铝厂把大集体这些工人,就像在座的,就变成了全民合同制,因为全民破产,你不能以集体身份往上报,不可能给钱。要不就改成全民合同制的身份,就报到国家去了,争取他的资金。

 

在这段录音中,被指为赵凤羚的人称,这么做的出发点是好的,体现了政府的担当:

 

赵凤羚:这严格上讲,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变通的违规,那么这种违规咱们考虑到,当时政府考虑到铝厂本身一万名大集体的职工的生存,考虑大家的利益问题,所以他的本意,出发点都是好的,政府考虑,企业这么做,也是为了解决大集体的问题,这样政府就做了一种担当,担当这个责任。

 

当被工人问到既然出发点是好的,为什么还拿不到报表上的钱时,被指为赵凤羚的人解释说,既然从这样中央拿钱已经犯错,就不能再次错误地把这笔钱发下去:

 

赵凤羚:咱们得摸摸底,看看现在还有没有风险,咱们得再观望一段。所以我们的意思,既然错误地来钱,我们就不能一错再错,必须按照正规来组织这个钱,也就是按照大集体的相关政策来进行安置来进行分配。

 

当初按照每人每年1708元要来的资金,却被按照每人每年702.7元发放,之前“承诺”的安置费、拖欠工资补偿、养老、医疗保险也不见踪影。

 

那么要来的钱都去哪儿了?

 

在职工提供的一段录音中,一位自称姓丁的抚顺国资委干部承认,造假是手段,要钱是目的,钱已经被统筹使用了:

 

某干部:抚顺铝厂破产的时候,把集体工,大集体这块,5040人,改成做成合同制职工,向国家套1708这个钱,怎么要来的,就想给老百姓多要点钱。 造假是手段,目的是要钱。因为我们出发点还是为了给老百姓多要点钱,我们这个资金实行统筹使用了。

 

这些钱到底被“统筹使用”到了哪里?在此前的媒体报道中,抚顺市国资委副主任李华忠的回应是“所有申请下来的钱都用到了老百姓身上,他们四处反映问题是为了谋取个人利益。”

 

在采访结束时,这些职工都对自己的人身安全表示担心,他们说去年有媒体报道之后,张恩山等人被抚顺公安机关以涉嫌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逮捕,并被抚顺市望花区人民法院以寻衅滋事罪判刑。虽然抚顺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原判部分事实不清,撤销了判决,但他们担心,可能会再次因为媒体的报道,失去自由。

 

记者:任梦岩 肖源

实习记者:邓诗如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