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3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7年受贿860余笔 教育局长在贪什么?

发布时间:2015-05-26      来源: 伍文    点击:

7年受贿860余笔 教育局长在贪什么?

    江苏睢宁县教育局原局长梁龙卫利用职务之便,收受他人贿赂达900余万元,他还侵吞公款10万元。梁龙卫最大的特点是,见“财”就收,逢“人”就要。(5月22日,澎湃新闻)
收受他人贿赂900余万,侵吞公款10万元,乍看起来,梁龙卫的贪欲与媒体频频曝光的“村官巨腐”动辄几千万上亿的贪污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在十八大以来的“大老虎”“巨腐”纷纷落马的风暴之下,如梁龙卫之流的确有些“不入眼”。
但梁龙卫的腐败还是成功夺取了公众眼球,却是为何?在2015年3月梁龙卫被睢宁县法院受贿罪和贪污罪数罪并罚,一审判20年有期徒刑、没收财产303万之后,引起的媒体关注却异外强烈。一切缘于梁龙卫腐败的最大特点:见“财”就收,逢“人”就要,遇“毛”就拔,见“利”忘义。谁能想到,堂堂一县教育局长,竟是人模狗样,道貌岸然之下难掩对权力与财物狂魔般的贪婪。别看梁在几地任职期间贪污受贿数额虽不惊骇,手段老套,但贪财贪得像梁这般没有克制没有极限的实在是触目惊心。与妻子合谋收受教育系统职工贿赂达12次;利用职权借单位购物吃巨额“回扣”;在任教育局长的7年时间里受贿860余笔,平均每三天主受贿一次,平均每次受贿1万余元,行贿人数达156人;其贪婪无极限,现金、购物卡、房屋、汽车、字画等基本“来者不拒”;牵涉腐败人员之多达400余人;收受财物时间长达15年;在分管领域,利用各类场合、各类节假日、各类工程、人事调整、采购、节庆活动机会大肆敛财;7年任职教育局长,没专致于教育事业发展,反把职权当敛财工具,使当地教育系统腐气弥漫,卖官买官横行,教职工有钱财投其所好,无心致学。
教育局长如何演变成了敛财狂魔?在梁龙卫15年的领导生涯中,一直收受钱财到案发,显著的延续腐败,缘何没被当地纪检查处?是无人举报还是当地纪检本身主是当地腐败大环境中的一部分而有意纵容?事实上,梁龙卫也曾也一名优秀干部,30多年的工作生涯历经军队服役、县委办事员到当领导,有能力、能办事、善办事演变成拿人钱财为人办事,隐蔽极深,这期间的转变是如何发生的?到底是什么诱导一名优秀干部的腐化?
事实上,仔细看看梁龙卫的腐化历程,与众多落马官员何其相似。面对诱惑,从坚决抵制,到最后心理防线的瓦解,从收第一笔的心惊肉跳到最后来者不拒、麻木贪婪,是何等天翻地覆的惊人转变?梁在悔过书中称,交友不慎害了他。事实上,是梁龙卫缺乏长期抵制诱惑的坚定意志和过硬党性。贪钱好色恋权是人性的固有弱点,对于长期处于权力巨大诱惑环境之下的官员更是如此。但君子爱钱,须取之有道,何况官商两道,想当官就别想着发财,想发财就别当官。但梁龙卫的腐败案件仍给当前的反腐以深刻警示,类似梁某这般善于长期潜伏的腐败官员还在多少?这不仅需要构建预防腐败的制度把权力关进笼子里,还需加强对干部的思想教育,勒紧防腐“思想线”、勤念防腐“禁锢咒”,形成“不敢”、“不愿”、“不能”的氛围。
 







     作者: 伍文联系电话:
13458011077
地址:四川省三台县
邮箱:621114
邮编:wugw5.ok@163.com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