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3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人民网评:查查“葛朗台式贪官”背后的制度漏洞

发布时间:2015-07-15      来源: 人民网    点击:

人民网评:查查“葛朗台式贪官”背后的制度漏洞

 

李达仁

2015年07月14日15:30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又爆出一个奇葩贪官。江苏省镇江市民防局原局长朱冬生,一方面节俭至极,宁可坐2个多小时的公交到乡下去买豆制品;另一方面,他又把持审批权,大肆受贿195万多元。

一面节俭、一面敛财,像朱冬生这样的“葛朗台式贪官”其实并不少见。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原副司长魏鹏远,平日穿衣朴素,骑自行车上班,家中却发现上亿现金;北戴河供水总公司原总经理马超群,对自己很抠,从不露富,一人吃饭只点一碗面,家中却搜出现金上亿,黄金37公斤……

其实,这种贪官与其他贪官并没有本质区别,他们压抑自己物质上的舒适,却享受着贪腐带来的快感,他们精心伪装自己的言行,为的不过是躲避打虎拍蝇的迅雷声势。

无论是“葛朗台式贪官”,还是像王敏、万庆良、王国炎、毛绍烈、沈广之类的“两面派”,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虚伪。对待党纪,台上“振振有词”,台下视如无物;对待诱惑,明里坚决抵制,暗处偷拿抢夺;对待名节,人前惜名如玉,人后为所欲为。“双面贪官”的屡次现形,充分说明刻意隐瞒贪腐行为者不在少数,反腐败斗争充满复杂性和艰巨性决不是一句空话。

“双面贪官”之所以能够长期潜伏,表面上看是因为他们“演技”好、隐藏得深,根本原因其实是权力监督与干部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如果不是干部考察注重察其外表而忽视深入群众观其品行,干部的德行缺陷怎会积小成大、为祸一方?如果不是“一把手”“一支笔”的权力独大,怎会出现人人视贪腐如无物的情形?由此观之,“双面贪官”被揪出来,制度上的漏洞和顽疾被正视起来,被改革完善起来,才真正值得我们称叹。

健全干部财产申报制度,使官员的每一笔财产都受到监控,让贪官过不了“监督关”;健全信息公开制度,使权力的每一次使用都留下清晰痕迹,让贪腐过不了“公开关”;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使权力牢牢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让贪婪过不了“程序关”。唯如此,不管是“双面贪官”还是“多面贪官”,不管是“能人腐败”还是“腐败能人”,无论怎么隐藏都无法遁形,都必将被绳之以法。

 
 
分享到:13
(责编:王倩、文松辉)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