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纪委监察部要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大中秋节、国庆节前后监督执纪问责力度,坚决防止“四风”反弹,欢迎广大群众和网民继续通过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和手机客户端“反‘四风’一键通”举报反映身边的“四风”问题,特别是违规收送月饼节礼、违规公款吃喝、公款旅游,违规发放津补贴等问题。(8月31日人民网)
从反对“舌尖上的浪费”“车轮上的铺张”到“楼堂馆所的豪华”的整治,全国自上而下始终保持反“四风”高压态势,动真碰硬,取得明显成效。但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四风”问题并未销声匿迹。
近期,中纪委就通报了165起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从这庞大的数据来看,“四风”整治并未彻底,还非常顽固,有的甚至改头换面,披着“隐身衣”搞“地下”活动。
而很多案例告诉我们,节日往往是各种歪风邪气最盛行的时期。仍有一些单位和个人在节假日期间搞“顶风作案”,甚至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究其原因在于,一些人继续抱着侥幸心理,加上打击力度不够,使得“四风”问题整治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滴水穿石,一滴不可懈怠。反“四风”也非朝夕之功,需要的是以节日为切入点,逐个击破。
今年中秋节即将来临,中央纪委再次开通纠正“四风”监督举报直通车,不仅为各级官员再次打上强效“预防针”,也再次展示了中央治理不正之风的决心,同时也为各级官员敲响警钟。
但防止不正之风再次反弹除了有坚强的决心、零容忍的态度外,还需要的是齐聚各方合力,瞪大眼睛,紧盯“四风”新动向新表现;不仅要抓早,抓小,还需要对顶风违纪的党员干部进行责任追究,从而共同营造节日的清风正气。(文/一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