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监督是否打在了“四风”的“七寸”上?
发布时间:2015-09-06 来源: 法治宣传网-感谢作者投稿 点击:
次
中秋国庆临近,为继续紧盯重要时间节点,驰而不息纠正“四风”,严防反弹回潮,释放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加大社会监督力度,畅通举报渠道,净化节日风气,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今日推出《中秋国庆纠正“四风”监督举报曝光专区》。(2015年09月06日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在今天这个信息化时代,网络监督无疑是令腐败分子胆战心惊的手段。君不见,无论官员级别多高,能量有多大,但凡其丑事被“一网打尽”,肯定是纸包不住火。
诚然,网络监督是“反腐利器”,但我们应避免走入反腐必须依靠网络的另一个极端。
第一,网络的覆盖还没有达到百分之百,很多落后的、偏远的地方网络还是个“新鲜词”;第二,还有很多群众不相信网络,仍然依赖传统的信息沟通方式;第三,在网络虚拟中,还有很多“职业网民”甚至是传说中的“水军”,导致信息失真,引发社会思想混乱。
如果过度依赖网络监督,在现实中也许还存在一些腐败分子被群众长期举报而平安无事,只有被放在网络上公开曝光才能立刻中箭落马的可能。
所以,“万维网”不是有“万个维度”,而是有局限性、片面性的。网络监督走到极端,反而会适得其反。拿“四风”来讲,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根子在于特权思想和制度漏洞。君不见,一些人没有掌权的时候,是一个多么好的同志、多么好的干部,可是一旦大权在握,能够一字千金、一言九鼎,这个人就变“质”了,就开始享受特权带来的快乐而不能自拔了。
当前,对于各级官员的考核管理监督制度尚不能完全适应对特权的制约,特别是“一刀切”的考核、“一锤定音”的决策以及“上级太远、同级太软、下级太难”的监督,都是形成“四风”的关键因素。
笔者觉得,“打蛇要打七寸”,“四风”的“七寸”在于特权思想和制度漏洞,而网络监督能在一定程度上让官员不敢有特权思想,但要堵住制度漏洞,彻底刹住“四风”,还得有其他的“杀手锏”才行。(任君)
(责任编辑:郑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