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3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纠正“四风”需执纪监督双管齐下

发布时间:2015-09-08      来源: 法治宣传网-感谢作者投稿    点击: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昨天推出《中秋国庆纠正“四风”监督举报曝光专区》,欢迎广大市民举报公款收送节礼吃喝旅游等违规违纪问题。(9月7日《北京晨报》)
 
中秋节将到,与群众的喜庆氛围迥异,官场弥漫着浓烈的紧张气氛,对于一些敏感的网友来说,逢年过节迎来的不是惬意和喜庆,总有“每逢佳节‘四风’来”的直观感受,“四风”不除尽,连普遍网友们也难过一个清闲的节日。
 
虽然离中秋节还有一段时间,一边是群众和商家忙着准备各种节日礼品、货物,另一边却是“四风”的蠢蠢欲动和纪委的严密盯梢,一场没有硝烟的正风肃纪之战已经悄然拉开。最明显的动作就是,中纪委已经提前中官网设立“我要举报”窗口,意味着任何人只要通过网络终端点击“我要举报”便可进入页面对身边发生的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公款收送礼品、公车私用等不正之风进行监督举报。此外,专区琮开设“案例警示”和“网友留言”栏目,一方面强化警示教育宣传,扩大震慑,给顽劣的违纪违法者敲响警钟。另一方面也是与网友互动,动员、引导网民这股强大的监督力量参与到正风肃纪的行动当中。
 
“四风”何其顽劣?且看十八大以来的正风肃纪,反“四风”一直是主题,似乎这“四风”割一寸长一尺,屡禁不止、屡打不灭,极具反复性。中纪委的执纪决心不容置疑,但对于“四风”却未能一除后快,可见“四风”之顽劣。究其原因,在于“四风”问题具有极强的隐蔽性,从地面转场地下、从看得见转场看不见的地方,或隐藏于机关事业单位的楼堂馆所,或潜入地下私人会所,或隐没于群众当中,无疑是向执纪监督者“叫板”、挑衅。更有甚者,极少数执纪监督者存在“灯下黑”,内里勾结,为违纪违法官员通风报信,执纪问责不力,流于形式,上演“猫鼠游戏”。其实最大的挑战在于针对“四风”的监督机制的不健全、不严密。
 
纠正“四风”需执纪监督双管齐下。中纪委开设“举报专区”,只是强化监督的一步,更重要的是激活群众这股最为强大的监督力量。“四风”从发生在群众身边,最受害和最深恶痛绝的自然是群众,无疑,群众对于监督、举报“四风”问题的热情是极高的。但群众的监督是分散的,一不熟悉党纪党规、法律法规,即使看见官员顶风违纪,也未必能察觉;二没有健全监督举报机制、渠道,有线索不知道如何提供;三害怕被报复,自身隐私和安全得不到保障。只有解决这些问题,严密的监督之网才可能形成。但从严监督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须从严执纪,针对“四风”必须坚持零容忍、无禁区、无上限的高压态势,抓早抓小,发现一起,从严查办一起,绝不姑息。
 
 
 
 
 
 
 
     作者: 伍文胥
联系电话:
13458011077
地址:四川省三台县乐加乡人民政府
邮箱:621114
邮编:wugw5.ok@163.com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