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作风建设需“狠下决心”
发布时间:2015-09-18 来源: 法治宣传网-感谢作者投稿 点击:
次
据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消息,今年以来,四川按照中央、中央纪委的部署,切实履行作风建设主体责任,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决心,坚持不懈深化作风建设,努力推动形成良好政治生态。(9月18日人民网)
看作风建设成就突不突出、深不深入,一看决心大不大,二看措施给不给力,三看持不持久,四看实际成效。今年以来,四川扎实推进作风建设,狠抓主体责任落实,对作风建设不力、落实主体责任不到位的坚决问责,今年以来已经进行责任追究206人,“动真格”必然是敢啃“硬骨头”,能“狠下决心”,对履行作风建设职能不力的采取零容忍、对破坏作风建设、有不良作风行为的要坚决查办。
长期以来,一些地方作风病顽固、反复、突出,一在地方领导干部抓作风建设不给力,不当回事,没有放在党的工作的中心地位,甚至被忽视,当作一般工作敷衍了事。二在抓作风建设责任不明确,让领导负主体责任,但领导不重视、不深抓,下面就不愿抓、不敢出头深抓、长抓。三在作风不力成本低,问责少。四在监督、考核机制不健全,没有纳入党务工作的考核重点,触动不池领导干部的切身利益,影响不池地方领导的政绩。五在对作风问题治标不治本,打游击,解决不了根本问题。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作风建设必须“狠下决心”,深抓、长抓、常抓,才会有实效,才能推动良好政治生态的形成。
狠下决心,落实主体责任。谁负主体责任,当然是党政领导这个“关键少数”。抓住了“关键少数”就抓住了落实作风建设责任的“牛鼻子”。领导干部带头,以上率下,必然带动下面各级干部纷纷效仿。领导干部权力大,责任自然也大。推进作风建设关系党的建设的根本,关系着从严治党的成效,必须以领导干部带头抓作风,才能从根本上扭转党风政风向好转。
狠下决心,在治作风顽疾。顽疾以猛药,乱世以重典。一些地方一些领导干部作风不良、歪风肆虐,可谓根深蒂固,拔出萝卜带出泥,牵涉诸多利益关系,非常棘手,解决起来,无“狠心”无以解决问题根本。作风越顽,抓作风建设就要越狠、越深、越有耐心,作持久战的准备。根治作风顽疾,必须找准药方,对症下药,既把握一般规律,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个性化解决。
狠下决心,严密监督考核。监督不力,权力必任性,制度必作废。考核不给力,履职必不力。抓作风建设是项艰苦的任务,既要抓正面引导,培养好作风、引导好风向,又要监督不良风向、发现问题、从严治理。一些地方作风建设不给力,关键是监督不到位。这可以利用“互联网+”、微信、微博、电视问政等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搭建起严密的监督之网,将群众和媒体纳入到网络监督之中,实现作风监督全覆盖。没有考核,就没有痛痒,无关政绩,无关升迁,无以触动领导干部的个人利益,就无以倒逼主体责任的落实和作风的真正改进。考核作风建设,需量化指标,引入第三方评价,纳入广泛民意基础。
作者: 伍文胥
联系电话:
13458011077
地址:四川省三台县乐加乡人民政府
邮箱:
621114
邮编:
wugw5.ok@163.com
(责任编辑:郑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