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3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纪委监督尚需内部监管

发布时间:2015-11-10      来源: 法治宣传网感谢作者投稿    点击:

2014年4月,中央纪委增设了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室。主要承担与纪检监察内部人员有关的信访举报处理、线索调查和训诫惩处。随后,多地纪检部门跟进,增设了类似内设机构。目前,省级纪委已经全部成立了干部监督室。
对纪委作风建设和监督问题:纪委监督别人,谁来监督纪委?到目前为止,我们似乎没看到一种科学的制度设计。其实,纪委干部绝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他们也有七情六欲,任何人,当其权力不受监督和约束时,难免会被各种各样的诱惑拉下水。如果把纪委的工作建立在官员个人的道德自觉和自律上,则无异于空中楼阁。只有从制度建设入手监督纪委的权力,才是长治久安之计。
一、坚持把内部监督与思想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构建预防警示机制,开展党性党纪教育。通过观看反腐倡廉教育片、举办两个《条例》、《廉政准则》、中央《八项规定》学习辅导报告会、专题培训班等形式,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权力观教育、群众路线教育和党性党纪教育,引导纪检监察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筑牢拒腐防变防线。
二、坚持把内部监督与制度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构建监督约束机制。纪委将涉及办案程序、办案纪律、内部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以制度的形式加以规范,变无形要求为有形约束,变一般要求为硬性规定。
三、坚持把内部监督与能力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构建科学考评机制。紧紧抓住自身能力建设这个重要环节,切实加强干部队伍的业务培训和能力锻炼,不断提高纪检监察干部的执纪办案工作水平和能力。
如果对权力的监督能够公开、透明进行,而不仅仅是在狭小的圈子内暗箱操作;如果民众有公开表达、反映的渠道,那么权力及其监督机构就被置于无数双眼睛的监督之下。这种公众普遍参与的监督远比“少数人监督少数人”的体制内监督有效,因为在这里,监督者是无法被收买。也不会腐败,因此不需要再延伸监督的链条。这样的监督机构才是真正建立在磐石上而不是沙滩上。
有一句名言:“物质的力量只有靠物质的力量才能摧毁”。将此话套用到权力问题上就是:“权力只有靠权力来管束”。权力,靠没有权力的人是管不住的;大权力靠小权力也是管不住的;只有权力才能管住权力,更准确地说,只有大过、超过某种权力的权力才能管住这某种权力。
因此中央纪委除了加强自我监督力度外,还需设计和健全监督机制,借助公众力量推动有效监督,坚持监督关口前移,监督重心下移,努力构建“监督横向到边、监督纵向到底”的监督体系。建立公开、透明的监督制度,健全监管体系,扩大监督的领域,把政府和官员置于公众的阳光监督之下,使其受到全方位多角度的监督和制约。当公民监督的权利压倒了官员自我监督的权力,“老虎”和“苍蝇”自然就会受到遏制。只有纪检监察干部自身正、自身硬、自身净,才能不辱使命并忠实地地履行好“打老虎”、“灭苍蝇”的监督职责。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