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促整改一批、约谈警示一批、组织调整一批、立案查处一批,贵州省开展的干部“大约谈”,有些不寻常。该省各级党委“五人小组”层层对部分有问题线索的干部进行约谈,因约谈对象和约谈内容指向性强,开展三个月来就有4842名干部主动报告自身违纪问题,其中厅局级31人,县处级218人,乡科级1423人。(11月29日新华网)
因为纪委的一系列重拳打压,腐败、不作为等违法违纪的公职人员得到了有效处理,不正之风也得到了遏制。在这样的高压势态之下,只要是被纪委约谈的公职人员都不免感到紧张,贵州省就采取了“大约谈”的方式对有问题线索的干部进行了约谈。
“约谈”不是简单的喝茶聊天,也不是一次轻松的谈话,甚至对于有些干部来说“如坐针毡”,正如贵州广播电视大学纪委书记郭万才说道“集体约谈,却像是对我一个人谈。让我如芒在背、如坐针毡。”
纪委采取“约谈”的方式,可以让一些存在问题的干部主动汇报,或是事后及时对组织交代错误,及时整改,对一些干部存在的问题“早发现、早制止、早追责”,抓小抓早,防止酿成一些严重的后果甚至灾害,让有问题的干部从心里上重视自己是否存在违纪行为,另一方面也对一些干部起到了警示作用,让抱有侥幸心理的公职人员及时充分的认识到了纪律的红线,防范于未然。
“约谈”真正实现了责任的落实,发现问题交代问题的干部受到了纪律处分,知错且能改正,为工作作风的转变和干部队伍的净化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文/王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