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3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创新监督模式,网络举报让违纪行为无处可逃

发布时间:2015-12-31      来源: 法治宣传网感谢作者投稿    点击:

昨天,中纪委官网发布消息,2016年1月1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微信公众号将开通运行。据了解,截至目前,中央纪委已有包括网站、手机客户端等两种可接受举报的形式。2013年至今,共接收各类群众举报27万件。(京华时报  12月29号)
2015年来,针对党员干部违法违纪问题,各个地方频出新招:基层布设“眼线”、异地交叉督察、开发电子监察系统、群众随手拍、微信定位查领导干部是否在岗等等,在“打虎”同时也让“苍蝇”无处遁形。“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微信公众号的开通运行,更是让群众方便举报,也让那些在十八大以来的高压反腐执纪态势下成为惊弓之鸟的顽劣官员们不寒而栗。
党风政风监督不打烊。从过去通报的案例我们可以发现,每逢佳节总是通报的高发期,这说明了在大家都认为是节日假期时,作为纪检监督的干部们仍然在工作,党风政风监督并没有因为节假日就打烊关门。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紧盯重要节点,时刻为党员干部打好廉洁过节的“预防针”,防患于未然。同时,不断创新和拓宽监督渠道,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和支持,驰而不息纠正“四风”,取得了明显成效。
虽然客观上网络的普及为网民参与监督政府行政官员作风、社会治理提供了接口和平台,但是我们也必须注意到网络监督的缺陷。一是网络信息真伪难辨,信息发布随意性大,这也让网络监督举报者提供的线索、证据的真实有效性倍受质疑。二是部分网民并不具备基本的网络文明素养,缺乏监督举报常识,缺乏法规、反腐、反“四风”常识,辨别、锁定、举报问题线索及留存证据的技能相对欠缺。三是目前在法规上还缺乏对网络举报者隐私及安全保护、有效奖励的完善细则,即使存在的,也往往难以兑现。
严密监督网,一要完善法规制度,补上制度短板,让网络监督、群众监督有法规依据及保障。二要创新机制方式,既借鉴其它地方的先进经验,又结合本地实情进行有益探索,有效利用高科技信息技术手段,实现监督执纪全覆盖。三要强化廉政教育,多“扯袖子”、“咬耳朵”,为党员干部戴上思想“筋骨咒”,让领导干部学规矩、懂规矩、守规矩。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