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除了扎紧权力的笼子,还要管好干部的“院子”
发布时间:2016-01-10 来源: 法治宣传网感谢作者投稿 点击:
次
昨天,中纪委官网发布“2015反腐大数据四”。梳理发现,97%的落马干部涉及利用职务便利或滥用职权;62%的领导干部违纪涉及亲属,多数为利用职务便利为家属经营活动谋利;有3/4被查领导干部“十八大后仍不收敛、不收手”。(
1月6日 《北京晨报》)
思想的放松,造成权力失管,是腐败发生的根源
97%的落马干部涉及利用职务便利或滥用职权,这是中纪委官网发布的数据。背后的原因是:权力失管。
部分干部通过自身的努力,走上了领导干部的岗位,手中握有一定的权力,安逸的生活,使其忘记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外加其思想素质不过硬,政治立场不坚定,经不住糖衣炮弹的轰击和酒色财气的诱惑,干起了“权钱交易”、“以权谋私”的勾当,把群众赋予的权力当成“提款机”、“摇钱树”走上了腐败的道路。
“家族腐败”是团团伙伙的另一个体现。
丈夫台上讲反腐,妻子等亲属背后大肆受贿。亲属抱团贪腐比上下级抱团贪腐更团结、更稳定,这不是个案,是典型的家族式腐败。中纪委称,在近年来查处的案件中,“一人当官、全家腐败”的事例不胜枚举。有的主政一方,爱人孩子经商办企业,包揽工程、批发项目,套取巨额利益;有的搞“一家两制”,“前门当官,后门开店”。
62%的领导干部违纪涉及亲属,多数为利用职务便利为家属经营活动谋利。
部分领导干部没有认识到“枕头风”“亲情牌”的危害,对于妻子、亲属等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更有甚者利用职务便利为贪腐提供帮助。这点也被行贿者看中,成为将领导干部拉下水的不二法宝。
厘清权力清单,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
权力过于集中,且运行不公开不透明,造成了腐败接二连三是发生,甚至出现了塌方式腐败。
思想作为人生的“总开关”,要拧紧。作为领导干部在思想上认识到权力是群众赋予,就必须做到“权为民所用”,不能成为身份地位的代表。更不能成为私权,供家人亲属使用牟利。同时,在思想上认识到“用权需担责”,做到权责统一。管好家人亲属,才能防止后门大开,腐败长驱直入。
厘清权力清单,减掉不必要的行政审批,是铲除滋生腐败土壤的必然手段。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把权力运行流程拉倒阳光下晒一晒,做到阳光行政、阳光执政。群众监督必不可少。只有这样才能够还官场风清气正。
(责任编辑:郑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