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3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刘成友:遏制“后院腐败”何处着力

发布时间:2016-01-18      来源: 人民网    点击: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与其冒着风险给子女留下大笔钱财,不如给子女留下好家风、好作风,那才是让子女受益无穷的东西
 
  骨肉相亲的儿女,却让自己身陷囹圄;情同手足的兄弟,却把自己送上法庭……日前中央纪委公布去年被查处的34名部级及以上领导干部中,有62%的违法违纪涉及亲属,其中一半以上属于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亲属经营活动谋取利益。
 
  在近年来查处的贪腐案件中,人们对“父子兵”“夫妻店”“全家‘腐’”等,已见惯不惊。有的主政一方,家人经商办企业,包揽工程、批发项目,套取巨额利益;有的搞“一家两制”“前门当官,后门开店”,大发横财,自己成了“权钱交易所所长”。多年前山东一名贪官在法庭上曾忏悔说,“冰冷的手铐有我的一半,也有我妻子的一半”,再形象不过。
 
  关心家人,照顾亲属,本是人之常情。不同于一般群众的是,领导干部手中拥有很大权力,容易被利用。家人一旦把这种权力当作捞钱资本,拉大旗作虎皮,为所欲为,原本温馨的“避风港湾”,就会演变成“亲情陷阱”。而一些领导舍不得“情分”,拉不下“面子”,一味的“义气”,到头来不过是害了自己,害了家人。
 
  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经过亲友或身边人完成寻租,有专家把这种现象称为“权力递延”。这其中,有的是领导本人有意递延权力,认为权力过期作废,不用白不用,所以主动与亲属和身边人一起贪腐;有的是领导亲属或身边人打着领导旗号,狐假虎威,利用其职务影响为自己谋利。从一些腐败案件看,往往是领导干部地位越高,权力越大,其权力的递延效应也就越强,其亲属以此谋取利益的空间也就越大。
 
  不久前,中央政治局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围绕“三严三实”,习近平同志提出领导干部要管好亲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发现问题及时提醒、坚决纠正。这对于遏制权力递延,防止“后院起火”“亲属腐败”,无疑是很好的提醒。
 
  严以用权,提高“免疫力”。位置越高,权力越大,越要时刻牢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经常提醒自己不为亲情所误、不为亲情所累,决不能纵容亲属“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要做到“思想不放松,耳根不发软”;大事管得住,小事不马虎;常打“预防针”,增强抵抗力。
 
  树好家风,严管才是厚爱。古人说:“居官所以不能清白者,率由家人喜奢好侈使然也。”要看到,好的家风,能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修身、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领导干部首先要“正好家风、管好家人、处好家事”,才能看好“后院”、堵住“后门”。“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与其冒着风险给子女留下大笔钱财,不如给子女留下好家风、好作风,那才是让子女受益无穷的东西,才是真正的“为之计深远”。
 
  加强监督,戴好“紧箍咒”。对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行为,应当加以规范。对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申报制度,应该加强抽查,及时纠正处理。对领导干部用权行为,党内监督、舆论监督以及群众监督正在逐渐强化,需要进一步发挥好监督的力量。事实表明,只有扎紧制度的篱笆,权力才不敢乱伸手、寻租、递延。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