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3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让“家底”清白才能取信于民

发布时间:2016-01-20      来源: 法治宣传网感谢作者投稿    点击:

 为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从严管理监督干部要求,中央组织部把整治档案造假问题列为整治选人用人不正之风的6项重点任务之一,从2014年10月开始,在全国分三批部署开展了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目前,第一批即省管干部档案专项审核工作基本完成,市、县两级和中央单位正在抓紧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1月13日   人民网)

 众所周知,干部档案是记载干部基本信息、政治思想等内容的文件材料,是历史、全面地考察干部的重要依据。因此,干部档案必须原汁原味,绝不容许有半点“动刀整容”的痕迹。任何对干部档案“修枝裁叶”、“涂脂抹粉”的行为,都是明目张胆的造假。

 从2014年10月开始,中组部在全国分三批部署开展了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重点对干部的三龄、两历、身份进行审核,向干部人事档案造假乱象“亮剑”。由于干部档案“整容”早已成为“公开的秘密”,而干部档案又是历史、全面地考察干部的重要依据。如果档案被任意修改、造假,势必造成对干部的考察失之偏颇,为干部的提拔任用带来严重的问题。显然,干部档案造假绝非小事

 干部档案造假,不仅仅体现的是干部个人诚信的缺失,党的纪律观念淡薄,对党的极度不忠诚等问题,更为深层次的是,也暴露出干部档案管理及相关制度的不严格、不规范、不透明。

 唯有加强档案日常管理,加强执纪问责力度,加强源头治理力度,才能让档案造假者“不敢造假、不能造假、不想造假”,从而真正营造良好的选人用人环境,提升选人用人的公信力。试想,干部个人档案都能造假,那么他们在工作上又如何对待领导、同事、群众,又何来赢得群众的信任,何谈为民服务,唯有让干部档案这第二张“身份证”真实,画出真实的自己,让“家底”清白,才能取信于民。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