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从严管理监督干部要求,中央组织部把整治档案造假问题列为整治选人用人不正之风的6项重点任务之一,从2014年10月开始,在全国分三批部署开展了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目前,第一批即省管干部档案专项审核工作基本完成,市、县两级和中央单位正在抓紧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1月13日 人民网)
众所周知,干部档案是记载干部基本信息、政治思想等内容的文件材料,是历史、全面地考察干部的重要依据。因此,干部档案必须原汁原味,绝不容许有半点“动刀整容”的痕迹。任何对干部档案“修枝裁叶”、“涂脂抹粉”的行为,都是明目张胆的造假。
从2014年10月开始,中组部在全国分三批部署开展了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重点对干部的三龄、两历、身份进行审核,向干部人事档案造假乱象“亮剑”。由于干部档案“整容”早已成为“公开的秘密”,而干部档案又是历史、全面地考察干部的重要依据。如果档案被任意修改、造假,势必造成对干部的考察失之偏颇,为干部的提拔任用带来严重的问题。显然,干部档案造假绝非小事。
干部档案造假,不仅仅体现的是干部个人诚信的缺失,党的纪律观念淡薄,对党的极度不忠诚等问题,更为深层次的是,也暴露出干部档案管理及相关制度的不严格、不规范、不透明。
唯有加强档案日常管理,加强执纪问责力度,加强源头治理力度,才能让档案造假者“不敢造假、不能造假、不想造假”,从而真正营造良好的选人用人环境,提升选人用人的公信力。试想,干部个人档案都能造假,那么他们在工作上又如何对待领导、同事、群众,又何来赢得群众的信任,何谈为民服务,唯有让干部档案这第二张“身份证”真实,画出真实的自己,让“家底”清白,才能取信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