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3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史上最严“亮家底”重在防患于未然

发布时间:2016-01-29      来源: 法治宣传网感谢作者投稿    点击:

按中央要求,加大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抽查核实力度,抽查核实结果作为评价识别干部是否忠诚老实,是否清正廉洁的一项重要依据。2015年,因不如实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等问题被取消提拔资格的副处级以上干部有3900多人,受调离岗位、改任非领导职务、免职、降职等处理的124人。(1月26日 中国青年网)
“史上最严”到底有多严?就财产申报来说,有媒体盘点了一下,房产情况的上报已经精确到了一平米,也就是说一平米的缺少也要写明情况汇报;个人的投资理财方面,甚至连余额宝也被计算在内;最让官员“痛心”的是,连一贯使用的借口“与爱人沟通不够”也被排除在了正当理由之外……
“请示报告制度”可以说是“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升级版,它不仅要求官员对个人重大事项进行请示报告,同时还囊括了关于业务工作、外出请示以及党支部之间的汇报工作等。在官员个人重大事项这部分,甚至还具体列出了11条需向党组织请示汇报的情形,其中涉及了直系亲属的买卖房产、招工出国以及操办、参加婚丧喜庆事宜等。
众所周知,最让官员心惊胆战的还是财产申报这一块。都说“阳光”才是最有效的防腐剂,让官员的家底儿晒在大众的眼皮底下,才是最行之有效的监督,才能做到最根本的自律。至于这个“家底”是否能够亮得真实、亮得彻底,还得靠各方面的相互监督配合,不再让其有可趁之机。干部“报家底”如果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一则是官员的财产包括房产、金融理财、投资、配偶财产等,申报环节都是由官员自行填写,其“家产家事”的真实性很难保证,而且真正的贪腐官员也不会把巨额财产如实填报;二则是由于领导干部“家产家事”申报的范围越来越大,必然导致核查起来的工作量剧增,如果干部“家底”报上来的海量材料变成了死档,申报难免流于形式,这就要求相关纪检监察部门要真正负起责任,跟上中央反腐的力度和节奏,不能上面惊涛骇浪,下面波澜不惊。
虽然严查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总有纰漏的地方,个人有关事项报告也有其局限性,但是我们却不能因噎废食,不能等到贪官污吏都现出原形的时候才后悔莫及,而且到那时候这些腐败分子所造成的恶劣影响也必将是“后患无穷”。因此,严查干部“家底”必须要防患于未然,古人云:“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圣人者,常治无患之患,故无患。”其道理就在于此。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