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3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纪委派驻改革绝不是简单的提级 增编 加人

发布时间:2016-04-04      来源: 我们都是纪检人    点击:

来源:微信公号swoed2015 我们都是纪检人,特邀撰稿人刘彦作品,特此致谢,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信息,违者必究。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加快推进各项改革,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无论是改革的幅度还是改革的步伐,都算是急先锋,可谓是快刀斩乱麻。中央纪委率先垂范,2015年就实现了对139家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派驻纪检机构全覆盖,并对领导体制、职能调整、主要职责、机构设置等作出了明确规定。浙江等部分省市也于2015年完成了省市县三级纪委派驻全覆盖。

这一轮派驻改革在队伍上必然带来三个方面的变化:

一是济济一堂,纪检干部队伍进一步壮大。尽管实行归口派驻与单独派驻相结合的模式,看似会减少纪检干部人数,但实际上,改革之前各单位的纪检干部几乎都是兼职人员,而且纪委书记(纪检组长)大都是“孤家寡人”。改革之后,纪检干部要专职专用,而且明确了编制数,这就使得纪检干部人数不减反增。

二是人才济济,新鲜血液加入纪检系统。派驻改革后,按照要求,兼职纪检干部要退出纪检队伍,留下了大量的空缺,于是一大批年轻干部充实到了纪检队伍,这其中有公检法出来的专业人才,也有相当数量从未从事过纪检监察工作,专业又不对口的干部。

三是“挤挤”上升,干部职级空前提高。按照各地实践,派驻“两办”纪检组实行归口派驻,按同级部门正职对待;派驻两公检法纪检组实行单独派驻,按照同级部门正职配备,县一级按正科实职、市一级按正处实职、省一级按正厅实职;派驻其他单位则要具体分情况,如驻在单位一把手系党委常委兼任,如宣传部,则按同级部门正职配备,如驻在单位一把手没有高配或系兼任,则按同级部门副职配备。

改革完成后,纪检队伍看似兵强马壮,气势恢宏,但实际上仍然存在三个刻不容缓的难题:

一是身份糊涂,部分纪检干部摆不清自己的地位。派驻改革以后,派驻纪检组无论是编制还是日常管理,均由派出机关负责,也就是说虽然在驻在单位开展工作,但是代表的是派出机关,是纪委。但是,相当一部分的派驻纪检组工作人员,仍然没有转变观念、认清自身地位,甚至仍然在驻在单位党委(党组)领导下工作,这是十分严重的错误。例如,笔者所在单位前段时间进行了一次正风肃纪督查,查到某局长提前下班,第二天,派驻该局纪检组副组长到纪委来上交说明材料,一口一个“我们局长”为其进行辩护。

二是专业糊涂,部分纪检干部专业涵养不高。十八大以前,纪委的职能是大杂烩,什么活都干,什么事都管,荒了自己的责任田,种了别人的自留地,而且还没种好!改革以后,纪检干部大致做到了专职专用,但是长期的“不务正业”荒废了本职工作,监督执纪问责的本领没有得到锻炼提高,一些干部反而做不好老本行。同时,纪检干部队伍流动性较大,一些干部刚刚熟悉工作就被调到其他工作岗位,也不利于整体队伍业务水平的稳定、提升。据笔者观察,乡镇一级纪委干部能分清楚条款项目的是凤毛麟角;县区一级纪委干部能准确定性量纪的寥寥数人,纪检干部整体业务水平可见一斑。派驻纪检组情况更加严峻,大量的从未从事过纪检监察工作的人员加入,大家都是新兵,一头雾水。

三是职责糊涂,部分纪检干部找不准工作切入点。机构设置了、人员配齐了、职责确定了,接下来就是如何开展工作的问题。据笔者调查,当前派驻纪检组还远未走上规范运行轨道。一些人认为自己既没有立案权,也没有处分权,纯粹就是打酱油的,得过且过;一些人认为日常的监督执纪问责没有新意,难以产生政绩,一味地追求创新,打破现有规定、制度,另起炉灶,弄些虚头巴脑的形式主义;另有一些人干脆就是观望等待,找不到突破口,发现不了敲门砖,不敢开启“破冰之旅”。

针对当前派驻纪检组存在的问题,提出五点意见建议:

一是强化宣教,帮助端正姿态。继续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帮助派驻纪检组认清自身性质、地位、职责;

二是精确遴选,网罗业务精英。纪检工作专业性强,要特别注重从法院、检察院、审计等部门选拔专门人才。

三是交流互动,培养储备干部。要做好委局机关和派驻纪检组人员的交流互动,一般来说,委局机关中层副职经过锤炼后可以安排到派驻纪检组副组长的岗位,委局机关中层正职可以安排到派驻纪检组组长的岗位,派驻纪检组特别优秀的干部可以调入委局机关。

四是加强培训,锻造精兵强将。纪检干部基数大,仅靠中纪委和省级纪委组织培训不能覆盖到位,难以在短期内快速提升业务水平,各市县应该整合资源,精心组织本地区范围内的业务培训,快速提升业务水平。

五是严格考核,促进全面发力。各地纪委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方案,用优良的制度鞭策人,用严格的考核督促人,真正发挥派的权威、驻的优势。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