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3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没制约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如何编笼管好权

发布时间:2016-04-07      来源: 中国纪检监察报    点击:

权力失范,公权私用,这是腐败发生的原理。没有制约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如何编好笼子管好权,让权力运行不脱轨、不偏向,成为当下反腐倡廉工作亟须破解的一个重大课题。

  4月6日,中央纪委公布了辽宁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苏宏章和山东省济南市委副书记、市长杨鲁豫接受组织调查的消息。

  对这两只“老虎入笼”,有人猜测:可能与巡视过后杀“回马枪”有关。但无论什么原因落马,权力出了笼子都终会是他们被查的根本原因。

  权力!权力!有多少腐败与权力的滥用、权力的任性有关。

  权力失范,公权私用,这是腐败发生的原理。专家指出,腐败的本质是滥用公共权力为个人或小集团谋私利。

  像万庆良、仇和、季建业这样的“政治明星”之所以出事,正是由于拥有权力后脑袋发热、自我膨胀。领导干部如果在权力面前丧失立场、触碰底线,用权唯私、用权随意、用权霸道,最终只能是害人害己、祸国殃民、遗患无穷。

  我们常讲,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就是要织密对掌握公权力的人的刚性制约网,一旦违反,权力出了笼子,人就会进入“笼子”。

  没有制约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如何管住权力,让权力运行不脱轨、不偏向,成为当下反腐倡廉工作亟须破解的一个重大课题。

  事实上,任何贪腐的领导干部,出事之前都接受过教育,有的甚至还是“端坐在台上”的教育者,他们之所以在权力面前败下阵来,只能证明,光靠教育还远远不够。要给权力涂上防腐剂,靠自律,也要靠他律;靠个人约束,也要靠外部监督。诚如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所言:“(这是)永恒的经验,每个当权者都容易滥用权力;他一直这样做,直到他碰到障碍为止。”这个障碍就是制度。因此,编好笼子管好权,防止权力出笼耍威风,显得尤为重要。

  用制度管权,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笼子就得够结实够紧密。如果笼子是塑料做的,脆弱不堪,权力可以让它散架;如果笼子过于粗疏,犹如牛栏关猫,权力可以轻易越笼而出。

  法立而后威成,法乱而后威失。约束权力的制度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有权力清单,又要有惩戒措施。如果说编笼是建立制度,那么给笼子通电、划出红线、标明雷区,就是制度得以施行的有力保证。有制度不通电,就会践踏制度的权威性严肃性,使得一些有特权的人心存侥幸,从而导致更多更严重的违规违纪问题发生。

  此外,还要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权力失去阳光的照射,就容易无所顾忌、放荡不羁,就容易搞权钱交易那一套。只有充分运用党内监督、民主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方式,提高权力的“能见度”,才能给领导干部行使权力戴上“紧箍”,避免权力运行中的脱轨越界现象。(桑林峰)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