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3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让派驻机构成为“会抓老鼠的猫”

发布时间:2017-07-20      来源: 感谢作者赐稿    点击:


据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消息,近日,成都市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市纪委派驻机构建设的实施意见》,标志着成都市派驻纪检机构全覆盖改革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市纪委设置35家派驻机构,监督94个市级部门(单位),其中单独派驻12家、综合派驻23家。(7月20日 人民网)
党的十八大以来,派驻机构按照中央纪委要求,聚焦中心任务、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取得了良好成效。但是,派驻机构在监督执纪方面仍然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不敢监督、不善监督的问题依旧不同程度地存在。比如有的派驻机构缺乏责任担当,不敢、不愿开展纪律审查工作,还有的对纪律审查流程不熟悉,对纪律处分标准不掌握,甚至几乎没有进行过纪律审查,成了“不抓老鼠的猫”。
派驻机构在纪律审查中出现的问题,更多的是思想认识不到位,职能定位不清晰,拉不下面子,撕不开脸皮,怕得罪人,甚至有少数派驻机构负责人认为少开展纪律审查比多开展好,纪律审查开展得多、监督严,驻在部门领导不高兴;同时担心自己被边缘化,影响自己的政治前途。然而,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派驻监督干的就是得罪人的活儿,就必须要担责任、敢监督。
为解决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是严格执纪监督,强化责任担当破解不敢监督、不愿监督问题。一直以来,派驻纪检机构难以将监督执纪问责落到实处,主要是思想上认为与驻在部门的班子成员和干部职工“同在一个屋檐下”、“同吃一锅饭”,情感方面“人熟拉不下面子”。针对这一问题,派驻机构要牢记职责使命,增强担当意识,勇于监督执纪,敢于发声亮剑,让派驻监督更有权威。对那些长期在同一部门工作的派驻纪检干部,要定期交流,解决“熟人监督”的问题。
二是加强培训锻炼,提升能力素质解决不会监督、不善监督问题。派驻机构是纪委的重要组成部分,派驻机构要加强纪律审查,就要从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入手,强化派驻机构及干部纪律审查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一方面,派驻纪检干部要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自觉主动地通过集中培训、跟班锻炼等方式强化学习,努力成为纪检监察工作的行家里手;另一方面,要“集中火力”攻坚克难,把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违纪行为作为纪律审查重点,对相关问题线索认真核实、坚决查处。
三是构建监督网络,解决问题线索收集渠道不畅的问题。干监督的活儿就是要打听“张家长、李家短”,关注干部的思想、工作和生活情况。要从问题线索抓起,把监督的触角延伸到前端,收到问题反映、发现线索就要马上处理。纪律审查是派驻机构的主要工作内容,作为派驻机构负责人一定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瞪大眼睛、竖起耳朵,一旦发现问题就要想尽一切办法找线索、追责任,把纪律审查作为履行职责的重要途径。
 
 
 
作者:许海兵(笔名:许谨谦)


(责任编辑:总编办)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